近日,记者从天眼查App获悉,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此外,公司注册资本由约25.75亿人民币减至6.5亿人民币。
本报记者 路炳阳 株洲报道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以下简称“中国中车”)将分拆所属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戚所”)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10月28日中国中车发布公告,披露了上述消息。
天眼查App显示,4月17日,中车戚所关联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北京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兖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船资本控股(天津)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21.
中国中车10月27日公告,公司拟将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戚所”)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不影响中国中车的股权结构,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仍然是中车戚所的控股股东。
【中国中车第一家制造类一级子企业混改项目落成】财联社3月21日电,中车戚墅堰所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暨大兆瓦风电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今日在常州举行,这标志着中国中车第一家制造类一级子企业混改项目落成,在中国中车改革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中车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用心做事、不言放弃”,是中国新一代高铁工人、中车戚研所有限公司维修工刘云清的真实写照。五一节前,刘云清和他的团队走进道德讲堂总堂,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以往,中车戚研所内的这种数控珩磨机一直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维修成本高,对于企业扩大产能是一个制约因素。
这两年,借助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常州一批传统企业瞄准智能制造发力,使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在亿灵伟业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的缝制二工厂内,可以看到有许多类似这样的电子显示屏,像生产线平衡、返工率这些指标都可以实时监测到。
当前,我市正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今天( 7.20),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阎立带领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专题调研“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六大工程有关项目的推进情况。
由中车戚研所有限公司申报的“高铁列车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近日通过中国工业大奖公示。由国务院设立的这一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中国高铁的速度被誉为“世界第一速度”,平均时速,已经达到了300公里,这当中,中车戚墅堰所自主研发的齿轮传动系统功不可没。
在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说,常州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推动创新再出发是唯一选择”。来源 | 富贵门作者 | 袁杰新春伊始,江苏常州聚焦“创新”。这是自南京后,江苏又一个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头号工程”的设区市。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画风”,好像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不显山不露水,一出手,满座皆惊。最近,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示。常州经开区有3家企业入选,新增数量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