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流动性紧张的华夏幸福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持有的3519.43万股公司股份,占华夏幸福当前总股本39.13亿股的0.90%,此次权益变动后,华夏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变更为24.92%,低于平安人寿及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
继华夏幸福官方承认债务逾期后,公司二股东中国平安首次做出回应。平安方面称,对华夏幸福的投资共计540亿元,华夏幸福近两年的债务危机源于环京津冀的调控政策、拓展区域业绩不及预期和扩充太快。2月4日,中国平安召开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
王文学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以这样的方式,失去创立20多年的华夏幸福。平安集团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监管部门也很犯难,“保险公司不能控股房地产企业”,被动出现了第一个监管案例。
记者丨刘晨光华夏幸福(600340.SH)近日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根据彼时公司公告称,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额为52.55亿元,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未涉及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
在平安入股两年之后,华夏幸福(600340.SH)的基本面依然让市场充满担忧。连日来,该公司股价不断走低,截至12日发稿,最低跌至接近11元/股的5年低点,已较平安入股时跌去近6成。债券市场上,该公司多只美元债以及境内债相继下跌。1月11日,华夏幸福多只美元债报价几近腰斩。
财经速递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晓丽)3月25日,平安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在平安集团股东大会上,再度回应华夏幸福债务风波。谢永林表示,相对于平安集团数万亿的投资规模,540亿元的风险敞口是正常的。
自6月18日大股东发布减持平安股份消息以来,持股十年的私募大佬李驰也发微博疑似清仓中国平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保险业务增长不敌预期,平安还是许多地产上市公司的二股东,其持有的地产股票也不断缩水。
3月23日晚间,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的债务本息金额129.83亿元,其中包括应于3月24日(即本公告披露日)偿还的债务32.23亿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323.84亿元。
4月22日,中国平安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平安表示,第一季度,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公司传统线下展业活动逐步恢复,但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非刚性消费需求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公司长期保障型业务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