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浩瀚宇宙中,量子纠缠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引人入胜的领域。它仿佛是粒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瞬间感知彼此的状态变化。然而,这种奇妙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的速度又有多快?这些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焦点。
身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以及量子力学的重要推动人,费恩曼却提出:没人懂得量子力学。实验名叫双缝干涉,操作也很简单,就是在安装好的实验装置上,观察光透过去的形状,如果屏幕处出现了两条杠,则说明光是由粒子构成,如果出现了许多干涉条纹,则证明光是由波组成。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与科学和技术是分不开的,尽管在古代,人类囿于知识水平和对世界认知的不足,并不能很清晰地明白自然科学是什么,还以神明、宗教等所谓神秘力量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解释,但是早在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科研人员在单原子层面上证实了量子体系存在操控速度的极限。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悉,其冯芒研究团队与郑州大学闫磊磊、苏石磊团队以及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单个超冷钙离子构造的量子模拟实验平台,证实了量子体系存在操控速度的极限。
量子纠缠,这一曾令众人深感神秘的概念,正逐步褪去其神秘的外衣。要明晰这一成果的重大意义,我们得先对量子纠缠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通俗来讲,量子纠缠仿若两个心有灵犀的“挚友”,即便它们天各一方,也能即刻洞悉对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