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儿童的近视率越来越高,一些商家抓住家长的焦虑心理,推出各种各样的治疗近视产品和疗法,而一些使用过的家长直言被“坑”了。记者调查发现,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存在种种乱象,治疗近视偏方盛行,价格昂贵收效甚微。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绘图 刘阳通讯员 裴霓裳高温天怕热,躲在空调房里追剧、打游戏的人不在少数。用眼负荷增加,视力下降怎么办?一些商家推出了一种叫作叶黄素眼贴的“护眼神器”,号称“近视一贴没”“贴一贴,视力就变得清晰”。叶黄素加到眼贴里能否起到改善视力的作用?
短短15分钟内,张莉(化名)在网络平台上刷到四五个不同的修正直播间。“眼睛干、眼睛涩、眼睛容易疲劳的,电子产品看得多的,小镜镜小框框戴起来的,都去吃我们的叶黄素片。”作为一个高度近视、常年佩戴眼镜且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听到这些宣传张莉有点动心。“修正是大品牌,应该靠谱。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王笑寅 上海报道4月9日,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印发工作方案,自2024年4月至11月,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严打民生领域虚假违法广告。
我国近视发病率比较高,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的人数在7亿人左右,中国青少年近视率排世界第一。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薛欣宇教授团队与省人民医院团队合作,发明出“拇指”贴片,在治疗高度近视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科学报》还对此进行了报道。
高温天怕热,躲在空调房里追剧打游戏的人不在少数。用眼负荷增加,视力下降怎么办?一些商家正是瞄准了这种健康焦虑,推销一种叫做叶黄素眼贴的所谓“护眼神器”。贴一贴,视力就变得清晰?贴一贴,近视也能逐渐消除?是真有效果,还是智商税?“质·问”栏目展开调查。
来源:【宁夏日报】编者按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重返课堂后,视力又大不如前。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以下儿童的近视比例为14.5%,小学生近视比例为36%,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1.6%,高中生则达到81%。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学期过半,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会眯着眼睛看东西,检查后发现是假性近视,便不重视。别再抱有侥幸心理啦,如果不及时处理,延误治疗时机是会“弄假成真”的。那么假性近视要如何治疗呢?
近日,有位读者给笔者投稿,分享了她650重度近视后的防控小措施,大家可以进行参考,如果近视度数在增长,先不要焦虑,还没近视的尽快预防,已经近视的就尽快防控。以下是这位读者半年内认真实践眼科主任给的防控建议,成功从650下降到575,发现近视立马防控还是会有好消息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近视防控专科主任医师曾骏文孩子频繁眨眼,可能是近视信号;孩子的远视储备一年降50度是正常的,但突然急降,就要尽早干预;OK镜、低浓度阿托品、离焦镜都是效果较好的近视防控产品,在选择、使用时要结合检查结果、医生建议来进行,也离不开精细护理;小学阶段课业太重
中国网财经6月8日讯(记者 顾凡)广药集团下属企业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敬修堂药业”)宣称旗下两款眼贴产品“坚持使用可以预防近视”,被质疑涉嫌虚假宣传。 对此,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敬修堂药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正在跟进此事,但并没有给与更多解释。
从“神药”到“神器”,医疗健康领域的虚假宣传正在向医疗器械板块蔓延。一款备案用途为物理降温的医疗器械产品,正在电商平台以“近视克星”的身份收割消费者。记者调查发现,标称“国药健康”的医用冰垫通过虚构疗效、混淆企业背景等方式,在多个电商平台构建起“近视治疗”的营销骗局。
来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学业压力与电子设备的双重影响下,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峻。自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青少年近视眼专病门诊以来,运用中医特色技术——无痛非药物外治疗法,为诸多青少年改善了视力储备下降、近视眼及散光等问题,得到很好的效果及家长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