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牢“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思想,提高野外施工人员在遇到自然灾害事件时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近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在济宁沉陷区治理项目钻机施工现场,组织开展了“实战”背景下的野外钻机异常气象疏散逃生应急演练。
【编者按】在丁伟在30余年的摄影生涯中,他的镜头始终关注中国能源发展,2023年,他所拍下的关于石油勘探的照片摘得了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实摄影类的大奖。“无论在险峻的天山山麓,还是在40摄氏度高温的沙漠腹地,始终奋斗在新闻摄影一线,深入发掘和讲述石油战线上的感人故事。
近日新昌县公安局澄潭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东茗乡马安山附近有两名地质勘查人员迷路被困山中急需援助东茗乡一带多是山高密林灌木丛深道路崎岖给夜间搜救带来难度民警陈洁带领辅警赵锴毅、黄浙煜与一位熟悉地形的村民一道前往山中寻找并与被困人员微信位置共享确定大概方位在接近被困人员所在地时救援人员们
这年国家石油地质储采比率已降到13:1,人均占有产油量居世界第45位。美国丹尼尔·耶金著《石油风云》指出,被西方人诅咒为魔鬼排泄物的石油,“是整个20世纪的主宰”,“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石油将会取得缔造或粉碎国家的能力,而且在20世纪巨大的政治经济斗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新网朝阳3月18日电 题:大凌河畔寻陶记:考古队员揭秘红山先民生活密码中新网记者 禹瑞斋 韩宏料峭春寒中,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正穿行于朝阳市郊的树林与田野。他们弯腰俯身,目光扫过每一寸泥土——这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的日常一景。
项目未动,文勘先行。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河南,地下文物之丰富众所周知,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保存文物全貌,前期的文物勘探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文物都深埋于地下,该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勘探出来?
连日来,湖北省地质局立足主责主业,细化工作方案,多形式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专题宣讲,找准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精神以及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结合点、切入点、突破点,奋力推动勇当先行军、建功先行区成势见效。
筑牢人民生命安全防线——“陇原砺剑·2023”抗震救灾实战演习侧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聪“报告!兰州新区突发6.8级地震,街区损毁严重,建筑成片倒塌,大量人员埋压被困,多地出现不同程度受灾情况……”指挥部内,各队伍开始紧急商讨救援方案。
杜春娜 济南报道有人说考古队是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长期的田野工作,让他们历经了风吹日晒,见证了春夏秋冬四季变迁。近日,济南连日高温,考古人员无惧烈日,用汗水揭开了一段段被深埋于地下的神秘过往,让千百年前的历史在当下得到重现。6月21日,记者蹲点采访了济南的一支考古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