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饶国华将军在广德城外壮烈殉国,泗安、广德一线阵地落入日军手中,川军4个师两个独立旅几乎全员阵亡,一部残部只能南京第二道外围防线退去,此时日军企图打开南京南大门,以这个缺口向南京发动总攻,而南京保卫战最早的外围战就此在句容一线打响。
一、开头86年前,在那个血色冬季的南京,历史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而那些曾经的悲痛和耻辱。那座古老而充满韧性的城市,承受着无情的战争摧残,而她的命运,注定将与历史交织在一起。那是一场人类悲剧的舞台,让人们不禁为之沉思,为之震撼。
南京保卫战已然过去70多年,而中国壮士的气节与不屈,至今仍让人肃然起敬。有人细列了当时中国守军中以身殉国的17位中国将军:萧山令、朱赤、高致嵩、易安华、罗策群、姚中英、司徒非、李兰池、刘国用、蓝运东、万全策、雷震、谢承瑞、华品章、韩宪元、黄纪福、蔡如柏。
即使过去了83年,在中国人的心里仍然萦绕着当年的阴影,1937年12月13日开始,日军攻克南京城,并在此地造成了惨不忍睹的大屠杀,造成南京约30万军民的死亡,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也就成为了不可忘记的中国历史一部分。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战略撤退告终,日军乘胜西进,兵锋直指南京。一场关乎当时中国首都命运的抉择在战与和、守与弃之间,南京保卫战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沉重而复杂的一页。这一抉择不仅关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更深刻影响了整个抗日战争的走向。
1937年冬,寒风凛冽,长江之畔的南京城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淞沪会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日寇的铁蹄已踏进这六朝古都,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逃难,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空空荡荡,只有那呼啸的北风,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浩劫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