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调要强化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一系列与企业家息息相关的内容,都要求我们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家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氛围。
新春开工第一天,广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大湾区办主任李海洲表示,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担起发改责任,展现发改作为。一是着力抓好统筹协调,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2月21日,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贯彻省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听取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
6月16日,2023年全省大湾区办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主持会议并通报有关情况,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珠三角九市大湾区办、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专项小组牵头单位的牵头处室和省大湾区办各处室负责同志参会。
“报告努力回答好什么是老城市新活力,老的底蕴和优势在哪儿,新的活力体现在哪儿,提出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活力、向创新要活力、向人才要活力,全面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明确了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动力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港人港企带来了哪些机遇?《南沙方案》发布一年多,有何新政策落地?广东面向港澳人士和企业推出了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有何经验分享?在粤工作的香港创业青年代表在宣讲会上分享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经验。
《规划》提出,广州都市圈要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国高质量同城化示范区、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空间布局,一核即广佛核心区,两极即肇庆、清远城区,四轴即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1月23日15:00,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陈永康,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林文,广州市发展改革
1月23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共16个典型案例发布,广州有2个案例入选,分别是: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南沙携手港澳共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何在?8月18日,一场面向香港同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宣讲会”,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群举行。这场宣讲会,由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和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共同主办。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了部署。如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