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军我认识扬州,是从诗词开始的,那就是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认识扬州的标志性盛景瘦西湖,却是读了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还有郁达夫的“箫声远渡江淮去,吹到扬州廿四桥”。于是,人虽未到扬州,心却已飞达。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夜幕下的瘦西湖,星河璀璨,蝉鸣蛙声、亭桥曲廊……如若人间仙境的景点在绚丽灯光及其水景的辉映下,徐徐拉开帷幕。6月23日晚,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正式开启,一场唐诗文化的巡礼,在以五亭桥、白塔为幕的光影里,即将与你不期而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7月26日,大唐诗人们又将穿越回到瘦西湖,重磅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瘦西湖国风文化艺术季——“诗遇瘦西湖”活动,与此同时,“背诵《春江花月夜》免费夜游瘦西湖”也将再度启动。
来源:【中国风景名胜】从这里,发现中国之美看到瘦西湖我猛然觉得自己也瘦了三月的春风也是瘦的从北吹到南吹过二十四桥明月夜就停驻在那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能翻动的书页二十年前的柳浪闻莺西湖和故人一起出现在亭里我网罗好词无法形容你的洁如西湖春莲西湖和瘦西湖的明月夜构筑成江南最绮丽的风景三
来源:人民网 水波不惊,宽怀以纳。悠悠运河水,南来北往,灌溉了千古名篇。缓缓渡船行,落帆聚市,碰撞出传世佳曲。鎏金叠翠的盛世繁华,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都随着大运河流淌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脉,绵延至今。往来写诗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来源:【扬州发布】3月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杜牧篇”,节目开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一下子拉开了扬州与杜牧的渊源。在唐诗的璀璨星河中,扬州始终是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江南意象。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中秋融媒体直播《明月照家国》今年“下扬州”。直播现场设在瘦西湖畔,将以二十四桥为背景,运用AIGC等多项技术展现中秋独特的诗情画意。
央视网消息: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圆如银盘,亮如明镜,月亮是当之无愧的节日主角。拜月、赏月,自古便是中秋的头等大事。在古人眼里,月亮犹如一面镜子,飞在天边,照亮人间。有人望月怀远,有人借月抒情,有人对月亮展开古朴的追问,也有人对月亮展开浪漫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