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为世界嗓音日。近日,#医生提醒不要频繁清嗓子#、#嗓部疾病近年来呈高发趋势#等多个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话题中提到,频繁清嗓的动作会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反反复复就容易造成声带损伤。事实真如此吗?日常如何科学护嗓?有哪些用嗓误区?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多位耳鼻喉科医生。
咽喉总感觉不舒服,反复清嗓子,两味药泡水喝,痰化了,嗓子清了!春节前后,不少的人又中招了,嗓子疼痛,声音嘶哑,总有黏痰堵在嗓子眼里,特别得难受,折腾了一个多星期了,这嗓子还是跟吞刀片似的,咳嗽的也比较厉害。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每次开口说话之前,总要先发出“咳咳”的清嗓子声音,仿佛这是必须的仪式。甚至有时即使不说话,也要时不时清清嗓子,仿佛已经形成了习惯。殊不知,频繁清嗓其实对嗓子会有损害。01每一次清嗓子声带都在剧烈碰撞正常说话vs清嗓子时,喉咙里分别会发生什么?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教授医案:吴萌,5岁,感冒后清嗓3月余上个月,5岁的吴萌(化名)感冒后,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但此后却经常咳嗽。起初家长心想感冒需要点时间才能断根,没怎么在意,可是孩子咳了三个月也没缓解,就给他服用了镇咳药。
孩子6岁,清嗓子已经有三年了。最初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后来可能因为爱吃甜食,胃经常有一些反流,也刺激到了咽部,而且娃很喜欢大喊大叫,我估计是这几个因素加一起导致的这种现象。感觉嗓子里好像总有点痰,清不出来。吃过很多种抗生素,还有抗过敏性鼻炎的药,没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