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吴泽宇近期,许多人爱上了爬行这种回归原始状态的运动方式:不光是中老年人,就连大学生也加入其中。爬行是否有依据?为此,潮新闻记者采访杭师大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连霄主任医师。
爬行,是大部分动物的行动方式,可记者注意到,人类也开始爬起来了!在一些网友看来,爬行养生是比平板支撑更硬核的核心训练,在相关博主上传的视频中记者注意到,其分别展示了猫爬、毛毛虫、鸭步、袋鼠跳、猩猩爬、鳄鱼爬、驴踢共七种仿生爬行方式。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爬行经历:“四肢并用,双腿齐驱,我快速环绕客厅三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爬行相对于站立、走路和跑步等垂直运动而言,属于水平运动。
人类从四肢前进到直立行走花了几百万年,而最近的这项热门运动却能把人瞬间“打回原形”——爬行。公园、家里,甚至校园中都出现了“爬行养生一族”,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尝试爬行的经历,感受四肢着地的魅力。据网友们反馈,爬行运动不但解压,还让人隐隐感受到远古的呼唤。
戴上手套,四肢爬行,起伏统一。几年前的“鳄鱼爬”健身法再现江湖!近日,江苏苏州一老年健身团队在公园练习“鳄鱼爬”的视频登上了热搜。这不禁让众多网友感叹:中老年人的健身方式真“卷”!与曾经以公园散步唠嗑、打太极拳的锻炼风格反差巨大。那么,“鳄鱼爬”健身有科学依据吗?是否对身体有益?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康复科主任 刘 刚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郭诗颖5月16日,重庆垫江县一位57岁的男子,在小区健身器材上锻炼时,不慎被绳索吊住发生意外离世。垫江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本来应该是手吊在绳索上进行锻炼,但他是把绳索系在脖子上进行锻炼。
新京报:【大爷大妈健身出新招,组团"龟蛇爬行"】近日,广州越秀一公园内的大爷大妈有了新的锻炼方式,他们组团爬行,还摆动手臂"摇头晃脑",引得不少路人围观。87岁的发明者李爷爷说自己每天都爬行400米,爬完后一身轻松。医生:每次锻炼5-10分钟即可,有脑梗塞冠心病等疾病的人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