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如何养生01 食宜温 养肾为主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可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可以适当增加摄入的热量,例如羊肉、红枣等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每天早晚喝一碗姜汤,有补气、提神、改善睡眠的功效。肾应冬,属水,主藏。
日常保健,按摩穴位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日常可用来防病养生的穴位。疏肝健脾:章门穴章门穴位于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即为该穴。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的疏泄情况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健脾首先要疏肝。
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的养生方法各不相同,其中,亥时被认为是最养生的时间点。亥时(晚上9点至11点)又称人定,“人定”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到了该安静休息的时刻了。可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晚上9点以后,很多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完美地错过一天中的黄金养生时机。
吐纳肺腑吐纳即呼吸。呼吸频率的快慢是一个影响寿命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频率越慢,寿命越长。有人曾提出,呼吸节奏减慢,可以调节新陈代谢、减轻心脏负荷、平衡能量消耗,更能调节全身气机,有助于身心健康。《黄帝内经》中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根据“五十营”的频率来调节呼吸节奏。
一个人健康与否和他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睡前”“醒后”这两个宝贵的养生时间,坚持正确的养生习惯。晨起做好4件事1、赖会儿床:保护心脑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马上起床,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也就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