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珍珠湾海上牧场一角。近日,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外海养殖水域烟雨迷蒙。湛蓝的海面上,一个个圆形的深海养殖网箱星罗棋布,环环相连,蔚为壮观。中午时分,广西江山渔福海洋科技公司的捕捞船破浪而来,停在一个巨大的网箱前。
近日,广西防城港市在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完成投放人工鱼礁单体共计252个,形成礁体空方量16034.76立方米,在海里面给鱼类建造了一批“新房子”。近年来,防城港加快以人工鱼礁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步伐,广袤海洋正变为“蓝色粮仓”。
中新网南宁5月21日电(记者 杨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展东21日介绍,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渔业产能不断提升。202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77万吨,位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
近年来,广西防城港全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同时该市加快以人工鱼礁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步伐,将蔚蓝的海洋变成“蓝色粮仓”。海洋牧场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增加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作用凸显。
位于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京族三岛的工厂化海鲜养殖基地,占地2000多亩,曾经是荒芜的盐碱地。10年前,一家渔业开发公司从村民手里流转盐碱地,建设陆基圆池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虾、石斑鱼等海鲜。一座座圆池,就如一座座“蓝色粮仓”,年亩产海鲜达到3万斤以上。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 韩沛)近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全区渔业质量和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
来源:人民日报 夏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辽阔的海面上,深海网箱和蚝排星罗棋布。 北部湾海域气候适宜、光照充足,能够开展水产养殖的时间长。近年来,广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渔业优质高效发展。
近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这是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示范、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现
5月9日,记者从在防城港市召开的全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暨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上获悉,近年来,广西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扎实推动全区渔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渔业产能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凑集财政资金35.6亿元,大力推进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