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在广州大剧院盛大公演。该剧“未演先火”“一票难求”,在社交平台上掀起“英歌热潮”,被观众誉为“烫”剧。
红面红须的“头槌”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李逵,抓蛇的时迁、司大鼓的宋江、穿虎皮的武松……面涂油彩脸谱,伴着强烈的锣鼓点,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英歌舞者左右挪腾、上下跳跃,在粗犷威猛的舞步中耍起双棒,击打出阵阵铿锵有力的节奏声。
今年,被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亮相春晚舞台。英歌舞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火了”后,许多人想近距离感受英歌舞的魅力。3月1日晚,在济南环联1904火车夜市上,英歌舞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上演。
这个国庆假期,贵阳市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凭借多样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此次国庆节期间,天河潭旅游度假区汇聚多元力量,推出了以“CITY国庆 战舞天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燃爆海内外的“中华战舞”再度惊艳世界——龙年春节,普宁英歌火到了伦敦。在大年初二的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一场亚洲以外最大型的新春庆祝活动——“四海同春”新春庆典吸引了超过70万民众慕名参与。
先上视频,感受英歌舞的浓浓年味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一种融合戏曲、武术、舞蹈等为一体的民间舞蹈。现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区,男子英歌取材自《水浒传》,女子英歌则取材自穆桂英挂帅或者花木兰从军的故事。火遍网的英歌舞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华战舞”。
【新闻随笔】作者:樊成(媒体评论员)在媒体开展的2024全国两会调查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十大热词。两会上,围绕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代表委员也积极建言献策。
时隔数月,深圳福田少年英歌舞再次亮相城市中心!12月7日,深圳交警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办“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福田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上步)初中学生组成的少年英歌舞队登台表演。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蛇年春晚上,非遗节目《英歌舞》,以雄浑热闹的节奏,让演播厅瞬间“燃”起来了。网友直呼“好精彩!”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将戏剧、舞蹈与武术融为一体,取材于名著《水浒传》,至今已有300多年悠久历史。
当地时间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和整齐划一的棒槌声在德国法兰克福首届欢乐春节庙会上响起。法兰克福市中心卫戍广场(Hauptwache)人头攒动,来自广东汕头潮阳的西门英歌队带来英武大气的英歌开场表演,拉开此次春节庙会的序幕。
英歌队中的时迁向观众表演空翻 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彬 摄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锴跃报道:正月初二初三两天,作为“中华战舞·普天同庆”普宁英歌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头戏,2024年普宁市区迎春文娱活动火热进行,中华战舞——英歌舞在揭阳普宁市区全城巡演,上演最帅“炸街”。
【看点】光明日报记者 范天培5月24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热闹非凡。海南黎族织锦、甘肃临夏泥塑人偶、天津麻花……各式非遗项目与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引得人们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