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3北京月季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大兴区世界月季主题园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绿化基金会今年首次参与主办月季文化节,将发挥公益平台作用,推进北京市花月季产业发展,为北京花园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
近日,北京绿化基金会在怀柔区红螺寺举行“保护古树名木 弘扬红螺文化”公益活动。活动现场,游客只要扫码关注北京绿化基金会公众号,或者为古树项目献爱心,就可获得红螺寺千年银杏或紫藤寄松冰箱贴,这是北京绿化基金会为宣传古树保护特意订制的文创产品,也是北京绿化基金会古树宣传的又一创新。
近日,北京绿化基金会在怀柔区红螺寺举行“保护古树名木 弘扬红螺文化”公益活动。活动现场,游客只要扫码关注北京绿化基金会公众号,或者为古树项目献爱心,就可获得红螺寺千年银杏或紫藤寄松冰箱贴,这是北京绿化基金会为宣传古树保护特意订制的文创产品,也是北京绿化基金会古树宣传的又一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何建华又是一年植树季。3月21日上午,2022年度单昭祥公益绿化奖励基金颁发仪式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5名教师和25名学生获奖。单昭祥曾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是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12月13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评优表彰暨鼎泰林业奖学金、青神绿色奖学金表彰大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绿化基金会获悉,青神公司自2012年起,通过北京绿化基金会在北京林业大学设立青神绿色奖学金,并于2022年开启第二个十年的捐赠。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何建华12月13日下午,青神绿色奖学金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颁发。这是由北京绿化基金会发起、由社会机构出资的奖学金,迄今已颁发十余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北林大林学院共2009人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表彰或资助。
1月6日下午,“顺鑫绿洲‘五·五’战略启动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顺义区顺鑫绿洲多功能厅举行,顺鑫绿洲·北林信息学院·北京绿化基金会智慧园林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智慧园林联合实验室将促进智慧园林绿化领域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何建华3月23日下午,北京绿化基金会和北京农学院举行了古树方向专项奖学金签约仪式,这是全国首个古树方向专项奖学金。2021年,北京农学院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新增了古树保护方向班,这是全国高校首次就此方向招生。
据悉,“首都生态文化使者”招募活动以征集各领域专家、市民、青少年的创作作品为主要形式,通过绘画、书法、摄影、文章等多种方式,记录、宣传北京生态建设的成果,激发市民对生态文化的热情,提高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进一步丰富具有首都特色的生态文化的表现形式,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我为古树保健康”项目涉及房山区100株古树,图为树龄超1700年的房山上方山柏树王。北京绿化基金会供图古树一旦遭遇突发状况和危害,维护修复成本往往很高。最近,北京绿化基金会“我为古树保健康”在腾讯公益公开募捐平台上线,市民可以捐款为房山的100株古树买保险。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灾害,部分林地被毁。8月1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绿化基金会获悉,北京树木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京彩弘景通过北京绿化基金会捐赠20万元,用于京西林场、大安山林场灾后恢复重建。大安山林场地处房山区,林场总面积超3.
日前,北京绿化基金会“我为古树保健康”项目在腾讯公益公开募捐平台上线,这是本市首次为古树名木买“保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计划为房山区的100株古树名木购买保险,包括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57株古树。此次承保古树的“保费”为500元/株,每年将提供总额为5万元的风险保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王海艺桂花、高山榕、大叶伞等百余盆绿植,日前被捐赠给了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这些优质绿植曾为大型活动增彩,撤下后仍然叶翠花盛。今后,它们将继续点缀温馨家园、市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何建华高山、沙漠中的神奇植物,在绘画师的笔下变为一幅幅精致的植物画,给观看者以美的享受,同时普及植物科学知识。记者从北京绿化基金会获悉,“植愈”科学画展日前在单向空间书店正式开幕,将持续至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