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涞源县大石槽这个宁静祥和的小山村。现在正值防火期,防火形势严峻,村里安排他为公益性岗位,冬天防火、夏天防汛,平时打扫村内卫生,现在还要防控疫情,一年可以增加3000元收入,他干的尽职尽责。
近年来,通过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当地党委政府、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着力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帮扶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在涞源2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率先完成贫困村退出任务,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较好实现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河北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对口帮扶下,斜山村插上了产业腾飞的双翼,拔掉了穷根,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斜山村村民合影。斜山村鸟瞰图。斜山幸福新村。斜山村村民新居。斜山村位于涞源县西北部,曾经是全县2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距县城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
来源:长城网拆旧屋建新房、破旧路通新途,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几年深耕,北辛庄村的村民用辛勤劳作换来了青山绿水,换来了美丽乡村,也换来了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北新庄村村民合影。鸟瞰北新庄村。 光伏发电项目。 村委会。 北辛庄村曾是河北深度贫困村,脱贫任务十分繁重。
近日,涞源县胡家庄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来自保定市国税局的新年礼物。该局局长窦自铁带着捐款、书籍和电脑到胡家庄小学看望这里的孩子们。胡家庄村地处涞源县深山区,住户不足150家,交通不便、水源匮乏、土地稀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里的特困村。
来源:长城网近年来,松树柁村以“强党建、筑基础、重产业”为引领,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夯实脱贫基础,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2019年底,松树柁村实现脱贫出列。 松树柁村村民合影。松树柁村航拍图。入村公路。马庄河。松树柁村教学点。
来源:长城网道路修建、边坝修整,实施产业帮扶、开展消费扶贫,推销鸡蛋、公鸡、蜂蜜、玉米制品及谷物……近年来,北铺村大胆创新,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有特色、重实效、发展快的脱贫致富新路子。2018年北铺村经过严格的审核验收,高质量脱贫出列。北铺村村民合影福泽园 社区服务中心。
新京报讯在河北保定涞源县的十八盘村,梁建明作为第一书记,即便3月份就任期已满,也踏踏实实地把扶贫工作计划写到了今年后半年,他说,扶贫就像打仗一样,自己既然接到了任务,一天没接到通知撤离,就要坚守岗位战斗不止。
来源:长城网谋产业、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松树台村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淳朴热情。松树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松树台村村民合影。村两委办公室。村内新修的道路。
不服输,一条腿照样能骑自行车满村跑大水冲走家底,又带着全村人搞起蔬菜大棚提起保定涞源县王安镇五十亩地村的杨安勤,方圆几十里没有不知道他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杨安勤右腿致残,只能靠双拐走路。他13岁开始做生意,从一个穷小子到千万富翁,他现在是全村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长城网以前的横山岭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单一。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实施冷水鱼养殖项目,修建街道、路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收入增加了,他们正满怀欣喜地走向小康生活。横山岭村村民合影俯瞰横山岭村。
□本报记者 潘文静 涞源,地处太行山北麓。山高坡陡,地瘠水少,阻断了山里农户的脱贫路。近年来,该县把异地搬迁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探索实施自然村向主村搬迁、“插花搬迁”、建移民小区三种搬迁模式。2012年以来,该县建设完成17个移民小区,搬迁贫困人口7025人。
如果说什么是幸福,对于今年2月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涞源县村民来说,眼前这样的场景就是最大的幸福。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涞源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验收检查评估、社会公示等程序,均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经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批准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