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客观地说,最近一年,大模型的发展对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8月22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道。(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接受记者采访。
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日前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为实现通用机器人打开了大门。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南京联创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力斌关心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孙力斌认为,江苏是科技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完全有机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和相关科技的成果,把应用行业开展起来。
来源:【中安在线】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相比往届,今年人形机器人争相登场,它们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灵活敏捷,在智慧巡检、高危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大展身手”,成为人们的得力干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7月4-6日,WAIC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在展会亮相。在AI赋能之下,机器人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岩芯数智的机器人小智搭载了Yan1.
3月19日,“‘开启大模型·遇见机器人’2025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在成都启动。这是四川举行的首个“15+N”重点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人工智能,位列四川“15+N”重点产业链之首,也和机器人、具身智能等一起成为当下的热词。
来源:【天府融媒】3月19日,“‘开启大模型·遇见机器人’2025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在成都启动。这是四川举行的首个“15+N”重点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人工智能,位列四川“15+N”重点产业链之首,也和机器人、具身智能等一起成为当下的热词。
本报讯(记者 孙杰)3月1日,北京市属国企京城机电旗下配天机器人发布首个工业具身焊接智能体——绎焊机器人系统新品。新“大脑”可让焊工机器人实现低成本的丝滑换产,加速机器人走向更多工业场景。进厂“打工”的机器人正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