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拿着50多的工资,可以供三个儿女读书,现在是四人挣钱,养一人。你知道为什么吗,那个年代在工厂里上班按级别拿工资的,最高级是8级工,最低级是二级工,八级工每月工资80多元钱,其二是,市场物价稳定,不是跟风涨,国家规定的物资是按计划供给,如,油、盐丶柴米,酱醋茶,都是规定的价格,米,每斤一角三分九厘钱,油,五角三分一斤,猪肉,七角三分一斤,白菜二分至五分钱一斤,粮食、布匹按人口供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网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怀旧的现象,按理来说现在社会进步了,科技发展了,大家富裕了,吃的好,穿的暖,家家出行都有小汽车,住高楼大厦,就连农村生活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相比较过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简直好太多了!
网上现在经常有人在争吵毛泽东时代,双方各说各话,其实都不准确。各地区关于生产队的情况肯定都不相同,我是五十年代生人,只说一下我所经历过的生产队记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是一家之言。你们经历过什么,我不清楚。我经历过的,可能你也同样不知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大搞农业水利建设热潮,各地从生产队抽调出青壮劳力能工巧匠,推独轮车、拉架子车、挑扁担、砸大石、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以战天斗地精神投入祖国大建设中,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宏伟壮观载入史册的干渠和渡槽。密县李湾水库修建那时候没有工资,只记工分,都是义务工。
在农村生活真的是勤快人,我的堂姐也在伯父村屯住,家里六个孩子,六几年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呢,堂姐很懒,家里有前后园子,但是慌着,懒的种,一次到伯父家顺便到堂姐家看看,正好赶上吃中午饭,就在堂姐家吃了,大碴子粥,因园子里没有种菜,就没有菜吃,堂姐抓一把咸盐粒子,放在桌子上,往大碴子粥放当菜吃,在农村就怕懒人,懒人在农村就要挨饿受穷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大兵赏影编辑|大兵赏影何巧女:从“园林皇后”到“女首负”——商业伦理的镜鉴开篇:曾经的“园林皇后”,如今却深陷债务泥潭,甚至被冠以“老赖”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