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夏”种管收的重要时节,金昌市永昌县六坝镇七坝村的农民陈华善却没有往年忙碌,自打村里成立了农丰现代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全村把田地都集中连片托管给了这家合作社,耕、种、防、收各个环节都由合作社按时间节点推进实施,甚至连庄稼收获后剩余的秸秆,也由合作社集中处理,或加工成青贮饲料销售,或压榨成肥料还施于田。
原标题:兰州新区 都市型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寒冬时节,万物萧瑟,兰州新区各温室大棚里依旧生机盎然,鲜花、菌菇、水果等农产品丰富多样,品质优良;农民不再随节气劳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农村通上了天然气,连上了城市污水管网,生活方便了,环境更好了……
饮马农场盛开的油葵。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完代可饮马农场茴香收割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完代可工作人员查看智慧农业监测设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海晓宁沿着河西走廊西行,穿过瀚海戈壁,来到甘肃农垦饮马农场。
来源:【新甘肃】【强信心 看发展】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每日甘肃网兰州8月13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马国顺 实习生刘振乾)今天上午,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专场在兰
原标题: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农为邦本,本固邦宁。10月22日,今年前三季度甘肃经济运行数据正式发布,前三季度我省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8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排全国第三。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庄俊康 祁玉洁“我省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特别是在粮食生产、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中成绩突出。”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全省农业生产形势相关信息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发展。截至目前,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219.
当人们迈步新时代,踏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作为甘肃传统农业大市的庆阳,再度审视起这块黄土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又一次掀起了一场农业领域的崭新革命——2021年以来,庆阳市委、市政府以整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着力构建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构建庆阳现代化农业体系。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将种植业产生的秸秆转化为养殖业的饲料和菌业的袋料;将养殖业产生的粪料转化为种植业的肥料和菌业的袋料;将菌业的袋料经过分解处理后转化为种养业的肥料和饲料。由此,一个种养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形成,简称“三元双向”循环农业。
中新网兰州2月18日电 (马爱彬)春寒料峭,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三雷镇三管日光温室产业基地内春意盎然,番茄、沙葱、人参果等各类作物生机勃勃、长势喜人。种植户王兵元轻点手机,棚内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启动,依照作物生长需求,科学灌溉施肥。
1月17日,在古浪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内,村民在采摘人参果。春节临近,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内,当地农民错峰种植的人参果等农产品陆续成熟,大家忙着采摘、包装、发货,提前供应春节市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色农业发展正劲,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和美乡村创建彰显乡村治理成效……近年来,我省在“三农”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全力建设农业强省的步伐铿锵有力,为加快实现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新网兰州8月13日电 (郭海霞 张文军)精准化水肥供给,智能温控系统调节温度、湿度、光照……8月中旬,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木钵镇关营村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排列整齐的日光温室大棚内,除了随处可见的“科技范”智能化设备之外,无花果、中桃等各种曾经难得一见的南方水果也让当地群众大饱口
皮薄如纱、果肉绵密,口感赛草莓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汁水丰富,质地软糯,如冰激凌般细腻滑润的“收成1号”蜜瓜……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这些镌刻儿时记忆的“老口味”特色果蔬“重出江湖”,强势成为市场“流量密码”,成功勾起顾客的怀旧情愫,使其竞相抢购。
6月13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说到甘肃农业,有三个想不到,要让“甘味”农产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
来源:央广网 隆冬时节的乡村早已进入农闲时节,一场大雪过后,田野里更显宁静,田间地头的一排排温室大棚内却孕育着新的生机。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吴庄村的花卉种植大棚内,绿意盎然、百花争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