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专线】中国—东盟致力打造开放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中新社南宁9月23日电 (记者 杨陈)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23日表示,中方愿进一步与东盟各国开展新项目,组织新活动,构建新平台,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随着科研投入的持续增长、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化,中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更多中国智慧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步,日益构建起充满活力且竞争力强劲的创新生态系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第六次技术革命呼之欲出科学革命催生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引发产业变革(工业革命),这是历史发展规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全体同仁祝各位读者朋友新年快乐、幸福安康。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也期待未来我们能一直有你相伴。我们将在春节期间连续九天献上专题文章“年度科技发展态势总结与展望”,希望能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些许参考。
近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籍众议员赖利·穆尔推动国会立法,妄图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留学签证。穆尔声称:“每年我们允许近30万中国公民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相当于主动让中国来监视我们的军队、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10月22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论坛以“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为主题,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以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汇集全球智慧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推动扩大国际科技人文交流。
作者:李辉、张晓静(分别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经济师)从历史经验看,教育、科技、人才在世界主要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性、支撑性作用,三者的有机融合更为各国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提供了强大引擎。
4月21日,“实景三维与智慧城市建设”国际科技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青岛举办,来自澳大利亚、捷克、香港以及内地的多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实景三维、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科技合作的前景,擘画智慧城市的未来图景,为推动全球城市智能化进程注入新的动能。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只有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才能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 (谢雁冰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日前,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开启为期45天的海上调查。本航次的一大亮点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搭载来自五大洲的8名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黄学农在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创新技术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表示,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下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议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以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创新全球能源治理模式为保障,深入推进能源技术合作。
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不断为全人类赋能、为共同发展助力。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与合作,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
核心提示即将过去的2024年,或将成为自1850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与天气一样热的还有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的变化。10月22日至24日,金砖扩员后的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