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中,不少患者都以这样的开场白作为病情主诉。钱江晚报联合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拜耳医药共同发起的第四季“视觉保卫战”之眼底病微课第二讲开讲,小时健康学院讲师、眼底病专科李谨予副主任医师聚焦“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开篇就向基层医疗单位的全科医师们介绍了黄斑部的功能。
黄斑是我们的视觉中枢,我们看到的东西首先会投影到黄斑区,才能传输到我们的大脑。它位于眼球最里面内表面的视网膜上,黄斑区富含叶黄素,因此比周围的视网膜颜色稍暗,故称为黄斑。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那黄斑其实就相当于相机的底片,它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眼科主任 吴星视网膜黄斑区是人类视觉最敏锐的区域。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视网膜就是底片,是成像的关键部位,位于眼球后极部,外界物体光线进入眼球投影在黄斑区中心凹处,可形成清晰精确的像。
人眼的结构就像传统相机一样,大致由镜头和底片组成,镜头的作用是透明和聚焦,底片的作用是成像。而在这个视网膜的中心有一块小范围的区域,有着非常密集的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接受光线的刺激,对于我们的视力形成来说是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部分,我们把这片区域命名为黄斑。
你听说过“黄斑”吗?黄斑是眼球视网膜的一个正常的区域,而不是一种疾病。它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的中心,集中了大量视杆细胞,是人眼最敏锐的区域,平时所说的视力,主要指黄斑区的视觉敏锐度,也就是说,所谓的1.5的视力主要指黄斑区的视力,也就是中心视力,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
高度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且屈光度大于-6D(即600度)的近视眼。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高度近视就是戴的镜片比别人厚一点,其实高度近视可不只是戴厚镜片那么简单!
这些患者有的是做体检的时医生告知或是看到报告上写了“黄斑”两个字,有些则是在其它医院就诊后怀疑是黄斑,有问题转诊而来,但是患者往往因描述不清,误把“黄斑”当成像“白内障”、“青光眼”一样的病名,不明觉厉,感觉自己离失明似乎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