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29日讯(通讯员 武家敏 记者 梅建明)近日,有市民散步来到南京中山码头江边观江豚之时,意外发现中山码头对面的老下关电厂旧址已大变样了,眼下已变为兼具休憩、文化体验功能的“口袋公园”,城市景观品质得到提升。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南京小西湖片区近期又一老宅焕新——堆草巷11号房屋更新完成。4月12日,房屋产权人之一徐有容正忙着张罗软装,预计5月底完成装修。回想接过老宅新钥匙那一刻,62岁的徐有荣无比兴奋,“房子比我年纪都大,我在这里出生并长大,如今我老了、它变新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各位看官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引言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然而,1937年南京大屠杀,使这座城市陷入了一场无法言喻的苦难。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南京电影机械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个国营电影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过全国第一台国产电影放映机、单反相机。9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南京电影机械厂一般历史地段保护图则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扬子晚报网4月25日讯(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宁建轩)作为南京第三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周处读书台“山水人文苑”地处南京老城东南隅,东、南两侧与明城墙近邻,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9公顷,含有光宅寺、周处读书台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修缮、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龙虎网讯(记者 张玲)位于鼓楼区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如今,南京安居集团携手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按照“修旧如故、与古为新”的原则,悉心将颐和路街区打造成历史建筑再利用和城市更新实践的新地标。
南京市卫岗55号曾经是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所在地,走出过毛阿敏、范明、于和伟等演艺明星,也曾诞生过《霓虹灯下的哨兵》《虎踞钟山》等经典作品。2018年前线文工团谢幕,定格为钟山脚下珍藏的回忆。近日,有市民发现,这里经过修整后重新对外开放了。
来源:【紫金山新闻】10月11日南京浦口火车站街区正式开街作为“百年老火车站”浦口火车站因《背影》和多部影视作品拍摄取景而知名成为南京的文化地标更新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既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又赋予老建筑新的应用性、功能性吸纳各类业态入驻引来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沉睡”的老旧建筑被重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南京北京东路71号是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所科研办公与居住用地,在民国时期,这里是原中央研究院旧址。近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中央研究院旧址(北京东路71号)一般历史地段保护图则进行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南京历史极为厚重,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然而除了明故宫尚有较为清晰的地界轮廓外,其他时期的宫殿早已深埋地下,尤其是位于新街口的太初宫、南京图书馆周边的台城,早已都是南京最发达的城建区域,高楼大厦直指天际,加之历史上隋朝对于南京的打压,甚至曾经彻底将南京夷为平地,可见除了隋唐之后的明故宫,之前的其他宫阙再无可能完整复原。
作为南京的老城区,鼓楼区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城市发展的活化石。斑驳的砖瓦、蜿蜒的街巷,不仅记录着往昔的辉煌,也见证着今日的变迁。如何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既保留住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让老城焕发新生?
南京,又称金陵、建康,如雷贯耳的名字,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古迹众多,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南京,它的历史辉煌数之不尽,如一串长长的珍珠项链,从三国魏晋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明清,这里有太多的名人驻足,有太多的古迹遗留。
南京明故宫的遗址,是明朝时期的皇宫,原是“紫禁城”外另一个皇宫,因其地处南京,故世称“明故宫”。但辉煌的历史似乎只是过眼云烟,南京先后遭到过战争的洗劫,明故宫也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不断地抹去,直至今天,也不过留下现在的遗址公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