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面对困难挫折,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时失败,一些人心理比较脆弱,抗压能力不强,导致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厌世自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前几天就有四个年轻人在张家界相约自杀,令人唏嘘不已!
莫言曾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这话未免有自谦的成分在,但也无疑说明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地位,这都要归功于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魅力。但阿Q与他的”精神胜利法“向来被当作是被讽刺的对象,迁移到现代来说,就是“普信男”、“普信女”等等盲目不自知的人,但是这种阿Q精神真的一文不值吗?
在陪儿子高考的第一天晚上,我控制着自己放下手机,无心翻着已经看过的杂志,突发奇想,孩子的语文已经考完,不如看一看他的高中语文课本,随手选了《选择性必修、下》,打开目录看到第二单元《阿Q正传》,仔细的看了起来,再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天给大家说的“阿Q”来自这本叫做《阿 Q 正传》的书中,它是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江南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社会底层雇农阿 Q 的形象。阿 Q 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