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似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破的眼病,又名"土疳""土疡"“偷针”。相当于西医学的麦粒肿、睑腺炎。临床上大部分麦粒肿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常出现红肿、胀痛,用手能摸到明显的硬结,随着病情推进硬结逐渐软化,最终在睫毛根部形成脓疱。可分两种: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
不少孩子眼睛上莫名长出小包,起初以为只是小问题,大多数家长都不太在意,结果小包越长越大,甚至还疼了起来。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麦粒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针眼”。“针眼”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处理?长沙湘江爱尔眼科泪道病及眼整形科主任、主任医师雷海珠为大家详细解答。
当我们眼睛周围出现一个小小的红肿块,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哎呀,是不是像痘痘一样,挤掉就好了?”如果随意用手挤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重感染,甚至导致细菌扩散到眼睛内部,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角膜炎、视力下降等。
中医认为:由于脾胃气血不和、营卫失调、外感湿热、引动内毒,相煎生脓。总宜清热解毒,以五味消远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地丁、天葵子)为土方。风盛者脉浮、浮数、浮紧、苔白,加薄荷、荆芥;热盛者,脉数、洪、滑、苔白尖红、红、黄厚,加黄连、黄芩、大青叶等。
麦粒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睛疾患,易发于青少年人群,若治疗不及时,会成脓溃破,且易反复发作。麦粒肿,俗称“针眼”,因胞睑边缘生小硬结,红肿疼痛,形似麦粒,故名,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本报讯 一觉起来,市民寇先生的右眼肿起一个大包,长“针眼”了。拿针一挑,把脓挤出来不就好了吗?因为眼睑的血管很丰富,它与眼眶和颜面的静脉都是相通的,而且没有静脉瓣阀门来阻止血液的回流,再加上又与颅内静脉相通,如果处理不好导致炎症扩散,轻则可引起眶蜂窝织炎,重则可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和颅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