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宇谢强在制作紫砂壶。 受访者供图许沈紫在制作紫砂壶。 受访者供图谢强中华文明系列紫砂作品“春秋·素莲禅心”。 受访者供图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二厂创意园区。 宜兴市委宣传部供图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二厂创意园区。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宜兴特产紫砂泥料制作的陶器扬名世界,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有着密切关系。国庆长假遇见多彩非遗,国风、国潮、国际范,就是这么文艺!
事情真的会是这样的吗?我们先来看看去丁蜀镇拿货卖的一些人,他们拿到的紫砂壶怎么样。卖茶叶的茶商其实对于紫砂壶了解的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用盖碗泡茶,因为盖碗换茶简单,每天接待好几波人,一个盖碗就搞定了,如果用紫砂壶,洗壶都麻烦。
疫情关在家里,置一把小壶,泡一开龙井,自然不可言状的惬意,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成就了宜兴丁蜀镇的大产业,从业人员从1949年不足20人发展到如今的近20万人,当然,这一数字包括了上中下产业链中的所有人,我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的茶城里看到大量经营紫砂壶的专业商铺,对喝茶讲究的人,哪一个没有几把自己心仪的紫砂壶。
“老一厂壶,泡出的茶活性好,养出来水色好”,紫砂玩家对紫砂一厂老壶可谓趋之若鹜。1955年,由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大老艺人集中当时民间制壶和陶刻的紫砂艺人一起成立了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这是宜兴紫砂厂的前身。
紫砂作为宜兴最负盛名的“地域名片”,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传承享誉海内外,更为当地打下了“陶都”的烙印。3月21日,以“共同·破圈”为主题的紫砂星球品牌发布会在“中国陶都”江苏宜兴举行。
来源:环球网 11月15日,2024年乡宁&宜兴2024紫砂产业交流与发展大会在江苏无锡宜兴举办。多名来自乡宁和宜兴两地的紫砂行业名家和企业代表受邀参会。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因紫砂结缘,抟土制壶架起两地交流桥梁。
无论是在朵云轩举办“正本清源”郭纪成佘蓉芬手制黄龙山原矿紫砂器展览,还是参观海派雕刻展展品,郭纪成、佘蓉芬夫妇俩初衷不改:希望能够与海派名家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合作打造更多的紫砂精品,“借力”长三角一体化的红利,让更多人看见紫砂精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
在藏地文化中,“八”代表着圆满,这是橘子之前在西藏画唐卡时了解到的。因此,她将自己的紫砂壶工作室命名为“八即是美”,圆满便是美,这也是橘子对紫砂的认知。在抖音电商平台,@八即是美 是深受粉丝喜爱的紫砂店铺。
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制陶历史悠久,是有名的紫砂特色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紫砂手工业生产。2009年,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为社员进行制作技艺培训、组织产品交流、统一品牌制作、统一市场营销等,组织社员抱团闯市场、联手致富,形成“家家捶泥,户户弄陶”的发展局面。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吹个栩栩如生的里下河糖塑,买袋热腾腾的黄桥烧饼,闻一闻徐州香包的独特气味……3月16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暨“非遗焕新购物月”启动仪式和线下展示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凤凰台文化广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