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国有企业是有编制的,这个编制,以前主要还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按照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来管理的,必须实行“三定”制度,即定岗位、定编制、定人员。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同,由各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也是各级党委任命,正式员工的职业稳定性很高,较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遑多让。因此,有很多朋友认为,国企领导属于公务员,国企的正式员工有编制。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读。
根据我的记忆印象,按照以前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通常人员只要通过了以下步骤程序,即可算得上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1是按照国有企业招工简章所规定的条件标准和办法要求,经应招应聘考试合格和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后,被正式招工录用进入国有企业,且经过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并与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的;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前身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成立于1956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转企改制为省属一级国有企业,拥有水利行业工程设计、工程勘察综合、工程测绘、工程咨询等12项甲级资质,2011年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ES管理体系)认证。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党的纪律的捍卫者、监督者和执行者,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国企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主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练好“四个基本功”。
就拿国有企业的纪委书记而言,大多数情况下不属于公务员而属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但有个别情况比较特殊,比如:有一些属于公务员的纪委书记受中央政府指示被委派驻扎到某区组成纪检工作监察小组,专门调查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其管理方式都是按照合同管理,但是,现在企业用人的方式却十分多样,既有合同管理又有劳务派遣管理,而且对于大型的集团来说,管理方式更为复杂,而在这些大的集团企业当中,国企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一直受到应聘者的青睐,但是,国企现在的用人方式也特别多样化,甚至有些在国企工作的人一时也很难搞清楚自己到底算不是正式工,那么,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到底有没有编制呢?
国企到底是不是铁饭碗?有没有编制?一、编制政策是什么?2019年8月15日发布的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上面只注明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有编制,很明确看到,所谓的国企编制,已经是一个不存在的事情了。二、国企人员分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