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初春清晨,陆军某旅训练场上,二级上士陈江山正带着几名战士调试一台设备。借助眼前这台设备的智能测试评估系统,官兵们能在不吊拆炮塔的情况下,快速发现隐形故障,为火炮检测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入伍十余年,陈江山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装备保障领域的“兵工匠”。
陆军某旅火炮维修技师陈江山讲述研发创新之路——“走得不容易,但我觉得值”■赵东方 刘华山初春清晨,陆军某旅训练场上,二级上士陈江山正带着几名战士调试一台设备。借助眼前这台设备的智能测试评估系统,官兵们能在不吊拆炮塔的情况下,快速发现隐形故障,为火炮检测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原标题:第七十三集团军某旅激发官兵革新创造活力——政策扶持给力 官兵创新有力春日,第73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战车轰鸣,一场装甲分队实弹射击训练火热展开。“3号车激光测距仪损坏。”接到维修请求,光电技师蒋增建携带自己改进的维修工具,迅速赶往指定地点,仅用数分钟便顺利排除故障。
4月上旬,第76集团军某旅在雪域高原组织实弹射击训练。射击在即,某型火炮突发故障,维修技师侯昆使用革新后的修理组件快速排障,确保训练顺利进行。“这款修理组件的成功研发,离不开旅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听到记者询问这款修理组件的情况,走下训练场的侯昆说。
第77集团军某旅火炮技师刘洪平——像CT一样检测装备故障■黄腾飞 黎俊君 龙方圆刘洪平正在检测装备。彭佳政摄夜色深沉,高原某驻训场,凉风习习。第77集团军某旅火炮技师刘洪平核对完《装备技术档案》中的某项维修数据后,揉了揉酸痛的双眼,思绪回到4个月前的火炮实弹射击保障任务。
“发射!”“目标被摧毁!”日前,新疆军区某红军团考核现场,某型突击车射手刘硕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就首发命中。在这次考核中,共有5名与刘硕一样的新射手打出了“满堂彩”。“以往,首次参加实弹射击的射手上靶率很低,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
【一线讲述】 “弹壳收集器”激发器材革新热潮讲述人: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火炮技师 贾旭战车轰鸣、硝烟弥漫,高原演训场上,一场实弹射击比武考核正火热进行。比武结束后,我从容走出某新型火炮,将我们新发明并首次亮相的“弹壳收集器”从车上卸下。
文图丨黄腾飞、黎俊君、龙方圆人物小传刘洪平,四川内江人,2002年12月入伍,二级军士长军衔,现任77集团军某旅火炮技师,多次参加重大演习保障任务,获评“优秀士官”3次、嘉奖4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立三等功1次,曾被陆军表彰为“装备维修保障技术能手”。
从专业不懂的新兵到精通多种火炮维修技术的骨干,11载与火炮共同成长的日子,充满了汗水与收获,他朴实认真、谨慎细致,对火炮有着深厚的感情。尹巍威是甘肃天水人,2009年12月入伍,上士军衔,现任76集团军某旅火炮技师。
十年奋斗强军,十年创造非凡在西部战区陆军有这样一群老兵他们佩戴一级军士长军衔军龄都在25年以上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业“大拿”他们是备战打仗的拳头尖兵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坚守了二三十年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军营见证着部队的发展变化今天就请跟随强军号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强军这十年”发生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