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新京报记者7月29日获悉,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全资子附属公司(以下简称“蒙牛方面”)将以每股0.33港元的价格行使对中国圣牧约11.97亿股的认股权。交割后,蒙牛将合计持有中国圣牧约17.8%的股份,超过实际持股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白杨)7月29日,中国圣牧股价大涨,最高涨幅达到148.83%,最高报0.59港元/股,当日报收于0.42港元/股,日涨幅75%。业内普遍认为,此次中国圣牧股价创历史新高的背后,与蒙牛接盘有直接关系。
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中国圣牧(港股01432)(01432)主要股东王镇于2016年1月7日,场内增持公司好仓2534万股,耗资4741.114万港币,成交均价1.871港币,最高成交价1.88港币。变动后持股38.155396亿股,持股占比60.04%。
中国圣牧7月6日发布公告称,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Start Great Holdings Limited于当日收购中国圣牧约10.5亿普通股,占后者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2.48%,持股比例从17.51%增加到约29.99%。交割后,蒙牛合计持有中国圣牧约17.8%的股份,超过当时的中国圣牧董事长邵根伙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界面新闻记者 | 冯雨晨农牧业中的“并购王”大北农(002385.SZ)再添新动作。这次大北农拟3.93亿港元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圣牧(HK1432)6.62%的股权,收购价格为0.7087港元/股,超过中国圣牧目前股价的两倍不止。
继收购圣牧高科旗下益婴美乳业80%股权后,大北农再次向奶业出手。大北农近期宣布其间接全资子公司拟以约3.9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圣牧6.62%的股份,后者是圣牧高科的控股股东,也是蒙牛乳业控股的一家大型奶牛养殖集团,以生产沙漠有机原料奶为主要特色。
中新经纬2月27日电 (闫淑鑫)26日晚,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圣牧)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9000万元,同比下滑78%—82%;实现现金EBITDA(指在调整计入损益的折旧与摊销等项目后的除融资成本及税项前盈利)9.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岳栋界面新闻编辑 | 3月28日,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圣牧”)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3.36亿元,同比增加7.8%;毛利率31.9%,下滑3.8%,股东应得净利润为4.16亿元,同比减少11.7%。
在今年3月首次申报失效后,澳亚集团快马加鞭,在10月14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按产奶量,2021年国内排名前六的奶牛牧场分别是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越秀辉山、乐源牧业、澳亚牧场和中国圣牧,产奶量分别为212.5万吨、212万吨、65.8万吨、64万吨、63.9万吨和60.1万吨。
6月9日,呼和浩特市新建规模化牧场集中开工暨伊利集团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上游配套项目,该示范园以奶牛养殖产业为核心,规划范围8万余亩,全部建成后预计总投资约80亿元,建成后奶牛存栏达18万头,实现年产奶量100万吨以上,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
卢敏放高飞乳业巨头蒙牛距离千亿收入再度差“一步之遥”,而在同期总裁也卸任了。3月26日晚间,蒙牛乳业发布2023年报,收入方面,该公司去年全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6.5%报986.24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8%,录得61.706亿元。
红星资本局10月11日消息,蒙牛乳业(02319.HK)10月10日公告称,卢敏放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等职务。公告显示,卢敏放因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事务及家庭,自2024年10月10日起辞去上述职务。
2023年,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得益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23年1月—9月,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286.2万吨,同比增长约3.8%,预计全年增长将突破4%,好于2022年。同时受消费需求偏弱等影响,我国奶业仍面临外部环境严峻等挑战。
蒙牛一直在追赶老对手伊利,但现实却不如人意。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文静编辑|米娜头图来源|蒙牛官网截图执掌蒙牛8年的卢敏放,彻底挥别蒙牛。10月10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卢敏放因欲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个人事务及家庭,已辞去在蒙牛的所有职务。过去半年时间,卢敏放隐匿于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