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概述:作为开发商的发包人拖欠承包人的工程款,双方协商通过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就案涉房屋作价抵偿的,属于承包人实现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方式,不适用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应认定承包人对案涉房屋享有足以阻却执行的实体权益。
事情还得从17年前说起。1998年11月1日,龙某某与郑某某签订《房屋转让协议》,用45000元购买了郑某某自建于大竹县石桥铺镇某地段的底楼一间和二楼房屋一套,并向郑某某支付42000元购房款,双方约定剩余的3000元房款在办理完过户手续后支付。
现行法律虽然允许通过以物抵债实现债权、消灭债务,但受让人系出让人的普通金钱债权人的地位未变,只是履行方式上以物的交付代替了金钱的给付,本质上仍有别于以使用为目的而通过签订买卖合同购买不动产的买受人,特别是在不动产权属转移登记之前,以物抵债的受让人的权利相对于其他金钱债权人的权利地位平等,并无优先可言,故以物抵债的受让人原则上不能排除强制执行。
吴某以抵债方式所购房屋系其在当地的唯一住房,其自购买后即实际居住、使用涉案房屋至今,故其以抵债方式购买房屋目的并非单纯的消灭金钱债权,也是为解决其居住使用的需求,故不能仅以购房价款系通过债权抵扣而认定其不属于商品房买受人。
由于以房抵债涉及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等众多法律关系,同时可能会涉及侵害其他债权人的利息,禁止流押流质等强行性法律规定等,导致在诉讼司法实践中纠纷较多,争议很大,人民法院的判决也因学说流派的不同,出现不太统一的裁判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