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讲述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植保无人机团队负责人 唐亚宁自从2014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后,我便毅然踏上了服务农业的道路,故事是从植保无人机开始的。 装药、起飞、喷洒……植保无人机可以按照既定路径在田间盘旋,将肥料、农药均匀洒下。
3月11日,在邮亭镇复兴村,油菜花开遍地,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双桥供电中心员工龚宇、潘学宜穿梭于田坎间,对10千伏龙双线开展无人机巡检,以更加可靠、安全的电力服务春耕春灌。在春耕春灌的关键时期,农田的用电量会大幅增加,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直接关乎村民们的用电安全和春耕质量。
来源:农民日报 春回大地,正是农民朋友忙春耕的大好时节,但是当下,不单农民朋友很忙,咱们的农业“科技新军”——植保无人机或许更忙。播种、打药、施肥……它们按照预设路径在田间盘旋,一气呵成,妥妥的“靠谱、给力”。
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高标准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推广科技化、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普及现代化、智能化农机(具)使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图为在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工作人员向涉农高校学生讲解植保无人机操作技巧。
近年来,茶陵县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推广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春耕生产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近日,在茶陵县牧峰生态种养合作社连片起伏的橙园里,载满药液的无人机正在技术员的操控下进行农药喷洒作业。
潮新闻 共享联盟·奉化 毛超峥 邢昊臻 陈锦溢 记者 周文丹近期,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春播时节。在宁波奉化区西坞街道四维村,两台植保无人机,短短一小时就完成了100亩早稻的种植工作,播种效率大幅度提升。当天上午,种粮大户邬江浩先在自家农田旁完成了植保无人机的播种准备。
随着春耕时节的到来,无人机技术正成为农田管理的新宠。在河南许昌等地,多光谱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翱翔,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麦田生长状况,精确计算出麦田所需的水肥量。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施肥作业更加精准高效,大大节约了水肥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原标题:动用黑科技“智”巡,效率UP!时下,春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个关键时期,曲靖市师宗供电局提前布局,积极应对,确保春耕期间的电力供应稳定。这一次,他们用上了“黑科技”——无人机,为春耕电力保驾护航!无人机“智”巡,效率UP!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郭哲达、余林)眼下,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也是小麦纹枯病、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关键期。老河口市竹林桥镇抢抓有利时机,根据天气变化和小麦苗情,指导农户运用新科技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春分过后,小麦起身拔节,麦田间,数百名专业无人植保机飞手,利用先进的北斗卫星定位和数字测量技术,对小麦进行喷洒除草剂、农药和肥料,确保小麦茁壮成长。“我从事这个行业五六年了,真真切切感受到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改变。
央视网消息:今年,各地加大无人化、智能化农机的投入,让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江西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村种粮大户黎友华对记者说,用无人机飞播主要就是快,我300多亩早稻基本上一天就可以全部播完,比以前人工直播要快个四五天。
扬子晚报网2月14日讯(通讯员 戴伟 志国 记者 万凌云)科技助春耕,“指尖施肥”忙。眼下,句容17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各地农户们正抢抓时机,加强对小麦进行施肥等各类田间管理,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新华社昆明3月2日电(记者严勇)春回大地,农民们陆续忙碌起来。在中国西南山区,各式各样的无人机正以独特的优势,为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缓缓升起,根据预先规划好的路线,轻松穿越复杂地形,快速且精准地将灌溉管道吊运到目的地。
云南网讯(记者张梅焕通讯员赵书慧)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在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乐作泥村委会白芨种植基地,“飞机”助春耕,成为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机声隆隆,一架无人机正来回飞行,将一袋袋农家肥从公路旁准确无误地运送到道路下方的坡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