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为戏而生的,传承豫剧艺术就是我们这一代老戏曲人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孩子们海纳百川,吸取各流派精华,尽快成才。”82岁高龄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创始人王素君在6月11日郑州举行的河南素雅青年豫剧团向流派致敬系列演唱会暨收徒仪式上说。
本报讯(记者秦华)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豫剧院、恒品文化·戏缘承办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正在北京举行。昨晚至明晚,河南豫剧院青年团集中在长安大剧院先后献上青春版《穆桂英挂帅》《白蛇传》《破洪州》三出剧目,一展青年豫剧演员的实力。
6月25日,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建团十周年优秀剧目线上展演活动拉开帷幕,21部优秀剧目与您相约。6月19日至6月24日,该团推出了《十年承载·薪火相传》——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建团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活动,连续六天在郑州大剧院演出了青年团代表性剧目和《折子戏专场》演出,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掌声连连,反响热烈。
□本报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巩义市一个普通的乡村,奶奶披着雨衣,不时擦拭脸上的雨水;爷爷坐着轮胎看一天……最近,一支民营豫剧团在网上“出圈”,乡亲们为了看戏,赶十几里路来,风大雨大也不愿离开;剧团在哪儿唱戏,哪儿就围满了戏迷。
河南豫剧一团、河南豫剧二团、河南三团是河南省文化厅直属的省级文艺院团,这三个团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代表着豫剧的最高水平。河南豫剧一团河南豫剧一团的演出剧目以常派戏为主,该团的大部分演员也都是常派第再传弟子。2013年后常香玉的两位亲传弟子王惠和李金枝先后担任一团的团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河南安阳女孩范胜男从小热爱豫剧,10岁开始学戏,14岁登台表演。2013年,21岁的范胜男创办了一家民营剧团。此后11年,范胜男始终凭一腔热爱坚守,剧团低谷时,成员接连离去,她却从未想过放弃。
范胜男饰演的穆桂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亚猛 时硕 摄□本报记者 张冬云 张魏11月中旬,长垣市官桥营村的麦田里,冬小麦已出苗,满眼青绿。麦田一角,搭起了一座戏台。今天要唱的大戏是《秦香莲》,演员来自一家民营剧团——安阳市青年豫剧团。
本报记者 郑 娜豫剧《程婴救孤》选段“无情棍打得我皮开肉绽”、曲剧《李天保》选段“满天乌云风吹散”、宛梆《打金枝》选段“等驸马回宫摆宴席”……5月16日晚,位于北京的河南大厦小剧场里,名段接连上演,名家联袂登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冬云 张魏/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亚猛 时硕 席荣荣 辛装/视频11月中旬,长垣市官桥营村的麦田里,冬小麦已出苗,满眼青绿。麦田一角,搭起了一座戏台。今天要唱的大戏是《秦香莲》,来演出的是一家名叫安阳市青年豫剧团的民营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