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牛古吐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桔梗一片绿意,生机勃勃,淡紫的花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一小小的中药材,不仅为牛古吐镇榆树林子村的群众开出了“致富良方”,更成为辐射带动牛古吐镇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经济腾飞的又一增长点。
中新网赤峰6月28日电 题:不加“科技与狠活” 这座内蒙古“小庙”靠中药材致富作者 杨程晨 景诗雁 张杨彬“合作社今天要给桔梗去皮,大家有空的,都可以来。”只需在微信群里吆喝一句,不一会儿,小庙子村农业合作社的院子就满满当当。
图为防风栽植现场。 杨贵强 摄中新网通辽5月24日电 题:“中国蒙医药之都”:小镇中蒙药材基地“链”出致富“新良方”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连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先锋村中蒙药特色专用药材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挖坑、栽苗、培土,一棵棵草乌种苗被整齐地栽在土里。
乡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中草药材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政策扶持,不断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打造中草药深加工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摆放有序的药材。林雨涵 摄中新网赤峰9月10日电 题:内蒙古百年药乡喀喇沁 道地药材香飘万里作者 奥蓝 孙敬雅初秋时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一片忙碌景象。在田间地头,北沙参、黄芪等药花盛开,药材种苗长势喜人;在街头巷陌,大大小小的药材经销店人来车往、络绎不绝。
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红泥井村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自动化播种机来回穿梭,随处可见农户抢抓农时,有序开展黄芪种植的忙碌身影。固阳县地处阴山北麓,土壤质地独特,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为黄芪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央广网呼伦贝尔7月17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见习记者李春雪 通讯员鲁辉)仲夏时节,万物丰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家家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园子种植中草药,到处都能看到芍药花开的美景。村民利用自家院子种植的中草药(央广网发 李园园 摄)“这几天,中草药长势正旺。
央广网巴彦淖尔4月12日消息(记者魏全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挑战并存的土地,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源头。地理位置特殊,介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带与半干旱带之间,处于“三北”地区中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
来源:内蒙古日报仲秋,走进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辣椒铺嘎查,远远飘来阵阵清香,种植区内成片的月见草在阳光下害羞地低垂着头。“我家今年种植月见草100亩地,每亩可产300多斤,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格,每亩地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村民包丽娟对于月见草的种植充满希望。
央广网赤峰9月7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通讯员梁佳靓 张昌颖)金秋时节,巴林左旗三山乡大片的中药材都已成熟,一派丰收景象,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乡,漫山遍野的药香,让整个乡村焕发出新的魅力。
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将品质把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道地药材基地建设上不断深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规范化中药材基地,从源头介入把控,确保中药材品质纯正。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坐落于阴山北麓,气候凉爽、日照充足、降水少且集中,是“蒙古黄芪”的道地产区。
图为农民正在地里劳作收黄芪。史子龙 摄中新网赤峰4月3日电(奥蓝 史子龙 任海艳)春天万物复苏,是播种与生长的季节,但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和喀喇沁旗的田野里,金黄色的黄芪根在田间地头堆积如山,药农又一次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来源:农民日报 “前山后山山靠山,中间夹着个明安川”,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村民挂在口头上的顺口溜。一场初雪后,明安镇大地银装素裹。明安川上千亩黄芪、甘草地里,传来的是收获时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