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泰卦》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意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诗经》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意思是堤岸变成了溪谷,深谷变成了丘陵。这些格言都表现了事物走向自身相反方面的普遍性。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然而由于其合法性存在争议,旧后周的官员并未完全接受他的统治。因此,赵匡胤急忙开始巩固权力,同时也思考如何确保大宋长治久安。他向身边的谋士赵普请教,赵普是一个广受忽视但卓越智者。
苏东坡是怎么把一首唐诗变成宋词的? 每年清明,大家都会不自觉的吟诵那首杜牧的千古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传,宋朝的大词人苏东坡先生在一次清明踏青的集会中却将这首诗改成了一首词。读来也可以算是意味悠长。
大家对词这个文学形式有兴趣,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关心的一点是,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我们会发现由于唐诗的成就太高,它经过初唐的成就,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唐诗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其实大家会发现,老百姓、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因为它已经高不可攀。
宋朝自公元960年建立到公元1279年灭亡,从繁荣昌盛到偏居一隅,前后319年的历史,不是一本《全宋词》就能说清道明的,但却可以它为那根牵引的线,挑出最经典的词,再加上那些被划分到《全唐诗》里的五代词,带你一览宋朝的无限风光和宋词的旖旎多情。
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流变,除了外部历史因素以外,文学样式自身规律的内在演进,也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有着明显的文学发展脉络,宋词的出现为元曲奠定了全新的文学因素。口语俚词抒写人生感受唐诗总体上延续了六朝贵族文学的传统,大多数创作都秉持豪迈华丽大气磅礴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