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且有脓的痘痘,俗称疖子,也叫毛囊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炎症,多见于人体头皮、面颊、后背以及会阴等毛囊较多的部位。病初以红色疹子为主,逐渐形成红肿的小硬结凸起于皮肤,压之疼痛,自觉灼热。几天后硬结中的组织会坏死然后形成脓栓,此时容易破溃,需要进行消炎杀菌治疗。
疖子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任何有毛发的部位都可以长,尤其是皮肤经常摩擦与多汗部位最常见。长疖子是因为上火吗疖子并非只有吃辣、上火了才会长,高温环境、多汗、卫生习惯不佳、肥胖、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缺陷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其出现。
在日常生活中,火疖子,也被称作疖子或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它主要针对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发起“攻击”,会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火疖子的症状火疖子初期,在毛孔部位会出现小脓疱,可快速发展成绿豆到蚕豆大小的红紫色硬结。
浙江大健康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炎炎夏日,不少人发现自己的脸上、背上甚至是屁股上,冒出了一个个又红又肿的小疙瘩。“不仅脸上背上长,连屁股也常会长,一碰就疼,让人坐立不安”,在被这些“痘痘”折磨了好几天之后,小杰(化名)决定还是去医院看看。
有的人脸上或者臀部,总是鼓起大大的“红包”,正中间可以看到白色分泌物,轻轻一碰还很疼,过几天就会消,但是没过多久又长出来了,苦不堪言。这个是疖肿,也是人们常说的“火疖子”,很多人认为这是上火导致的,其实不然!
沈奶奶前段时间带孙子去附近的公园玩了一会,第二天,头顶开始出现瘙痒,抓挠之后,感觉好像长出了一些小疙瘩,就让老伴看了一下,老伴说是长了红色的疹子,可能是毛囊炎吧,用盐水洗一下就好了,于是沈奶奶每次洗头的时候都会往水里加一点盐,过了一个星期后,这些小疹子不但没有消退,反而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开始化脓,用手去触碰会感到非常痛,沈奶奶感觉不对劲,于是第二天就去医院检查了,医生告诉她这并不是毛囊炎,而是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