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个问题始终横亘在我心里:安娜的不幸是否不可避免?这包含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明知有道德层面的挑战,安娜不仅不寻找方式规避,相反,几乎直愣愣地撞上不幸,毫不伪装,有时甚至是挑衅般地展现自身?
文/学乃身之宝看了电影《安娜•卡列尼娜》(1997年版)后,我的心情很沉重,回想着安娜卧轨后脸上出现的笑容,我知道她解脱了,而这又让我想起电影《廊桥遗梦》中的弗朗西斯卡,她和安娜的经历相似,也是在结婚后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但她和安娜的结局却大不同。
仲念念| 书评系列列夫·托尔斯泰 |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剧照01.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卧轨自杀的时候,我脑海里仿佛有一列火车在轰鸣,我不记得她最后说了什么,只记得她眼含热泪、无比绝望的眼神,迟迟留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