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梅州蕉岭黄氏春分祭拜庭政公、日新公、日升公、文质公、文焕公、文宝公等祖墓活动即将到来,也正是海内外庭政公裔孙报答祖恩、怀念祖德的重要活动,每年拜祖都十分热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不少宗亲千里迢迢回祖居地参加春分祭祖活动,充分体现了我们黄氏宗亲、我们庭政公裔孙尊祖爱祖的良好家风和感恩孝道品德!
新华社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付敏)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冬至祭祖活动17日在厦门江夏堂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百名黄氏宗亲,参加祭祀仪式,祭奠中华黄氏先祖。古代黄姓望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省云梦县),“江夏堂”是流传最广的黄姓堂号之一。
中新网厦门12月17日电 (记者 李思源)“两百多年前我的祖先从福建渡海到台湾,所以在我们黄姓子孙的观念里,厦门江夏堂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台湾黄氏宗亲黄启璋17日专程从金门赶赴厦门祭祖,“每次走进江夏堂,都让我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图为两岸百名黄氏宗亲在厦门江夏堂祭祖。
(河源东源:黄氏双江七大房轮流接祖,优良家风传承600余年,时长共17秒)河源东源:黄氏双江七大房轮流接祖,优良家风传承600余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清明节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
【港澳台专线】百年江夏堂迎百名台胞祭祖中新社厦门9月24日电 (记者 李思源)“两岸黄氏宗亲家人团聚在一堂,特别感动,那种感觉真的很棒。”24日,来自台湾台中的“85后”黄浤筵时隔三年再次回到厦门江夏堂,又临近中秋佳节,心情颇为激动。
黄氏宗祠大门 四川在线消息(易鹏 四川日报记者 段玉清)每年一到清明,丹山黄氏宗祠就会成为不少资阳市民,尤其是资阳黄氏族人关注热点。丹山黄氏宗祠位于资阳市雁江区丹山古镇附近,占地约300平方米,宗祠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其为资阳黄氏族人祭奠先祖、共诉亲情之地。
在魏晋至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的大动荡,民族的大迁徒、大融合,江夏黄氏便开始主宗分流,分衍成两大支:一支由江夏向东迁徙到浙江金华,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金华黄氏,一支由江夏北迁中原光州固始然后再向南迁居到福建邵武,形成历史上的巨族一邵武黄氏。武汉市江夏区,古名叫江夏县。
作为一个外来移民和新深圳人,深圳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清晰的认知。但实际上,在深圳,就有许多历史数百年的村落,被称为“围村”,他们代表了深圳作为一座边陲小城的过去。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围村,已成为深圳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的代表。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4日讯(记者 林泽贵 见习记者 林梓健 文/图)华夏子孙,脉承炎黄。日前,海内外140多名黄氏宗亲聚首有着百年历史的厦门江夏堂,举办宗亲祭祖仪式,传承家风,牢记祖训。今年3月25日起,“小三通”扩大通行人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