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山首个港资低效工业园改造项目——东皇科技产业园在火炬高新区“湾区智谷”顺利封顶。东皇科技产业园用地面积32.31亩,容积率3.5,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新建1幢100米的珠宝文化创意运营中心、3幢高标准现代化工业厂房及地下车库,总投资约2.
来源:【中山日报】中山“工改”已满900天。据市工改办近日统计,通过“工改”蝶变,中山已新招引企业993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山市联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位于深圳的工厂搬进了小榄镇“粤深·湾区智谷”园区。“我们长期的供应链配套在中山,现在落户中山,企业运转效率和质量更高。
来源:【中山日报】3月21日,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推进会召开,总结三年“工改”攻坚情况,镇街、村(社区)、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并表扬 2022-2024年度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会上还播放中山“工改”三年总结专题片《“改”变》。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旭“以前,这里的环境真是脏乱差,到处是铁皮棚,垃圾乱丢,夏天又闷又臭。”广东中山市捷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星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搬到新厂房后,不仅环境好了,连招工都比以前容易了。
10月23日,中山市南区街道中腾达工业园改造项目一期封顶仪式举行。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2.4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近3亿元,年税收将近千万元,而该项目改造前是一个年税收为零的“低效园区”。中腾达工业园改造项目一期封顶仪式现场。
日前,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有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引导鼓励各地坚持改革开路、干字为先、主动作为,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以促进招商引资和推动产业升级为重点健全新型帮扶机制,助力做大
9月20日,南区街道渡头旧废品收购站改造项目拟供地块清拆工作顺利完成。该项目是中山市南区街道重点挂账收储项目,占地约70亩,其中部分地块已于今年7月底与客商签订投资协议。南区街道渡头旧废品收购站改造项目一期清拆现场。
深中通道即将通车,深中产业一体化将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为制造业当家腾出空间,为深中产业一体化夯实根基,中山于2022年1月4日正式吹响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号角。如今,在深中同城模式即将开启之际,中山“工改”也即将在6月22日迎来攻坚的第900天。
一桥飞架伶仃洋,深中产业一体化蓄势待发。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口西岸的登陆点城市,中山聚焦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加快与东岸城市融合发展。为制造业腾空间,向存量要增量。
9月30日,距离中山吹响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的号角已经整整1000天。为破解土地资源碎片化而引致的工业不连片、产业不集聚的问题,中山市南区街道坚持改革破题,以凤凰涅槃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不移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
编者按:今年9月底,历时两年多的中山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即将迎来1000天时间节点。从怀疑、试探到主动作为,中山企业家经历了1000个日夜的改变,见证、参与并推动了大湾区城市范围最广、形式灵活的“工改”,经历了以空间重构推动动能再造的产业新变。
编者按:今年9月底,历时两年多的中山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即将迎来1000天时间节点。从怀疑、试探到主动作为,中山企业家经历了1000个日夜的改变,见证、参与并推动了大湾区城市范围最广、形式灵活的“工改”,经历了以空间重构推动动能再造的产业新变。
改造前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 高隽 摄改造后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 高隽 摄改造前小榄镇永宁社区华中路工业园受访者供图改造后小榄镇永宁社区华中路工业园受访者供图改造前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南方日报记者 陈少宏 摄改造后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南方日报记者 陈少宏
新年伊始,中山推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十大攻坚行动,更高质量推进镇村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以下简称“工改”)是重中之重。作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火炬开发区以“工改”破局,挺起中山制造业当家“硬脊梁”。
来源:【中山日报】3月21日,在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推进会上,东凤镇民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麦国锐表示,自2022年以来,该社区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180亩,成功实现“低效地”向“高产田”的转变,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现代化高标准高品质工业厂房,为社区及东凤镇经济转型升级
2月27日,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项目——中山吉事达通讯有限公司年产移动通信产品1000万件新建项目(一期)(下称“吉事达新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中山吉事达通讯有限公司年产移动通信产品1000万件新建项目(一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