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优化养老服务、激发银发经济活力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面对老年群体多元化、高层次的需求,如何优化养老服务,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探索新模式、新场景,创新打造从“养老”到“享老”转型的高品质养老服务样本。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敏的提案总离不开“一老一小”激发护理员职业认同感 填补养老服务人才缺口每年两会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都忙得团团转。用他的话说:“代表各自界别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是所有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措施: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的养老;按照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重
发展“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民政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这一举措旨在通过优化养老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提升行动重点聚焦于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品质与效率。
央视网消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提出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生活服务消费等6条重点任务。如何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生活服务消费,让服务消费增长从“够不够”到“够不够好”转变?
央视网消息: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优化养老服务、激发银发经济活力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何将科技力量嵌入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更好的养老”?家住浙江杭州的岳阿姨,今年63岁。这几天,她订购的外骨骼助行器到货了,这款重量不到2公斤的助行器,穿戴只需要几分钟。
作者:顾 阳高端养老“住不起”、公办养老“排不上”、农村养老“够不着”,这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养老领域的真实写照。人人都会变老,特别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引发了人们对“明天我们如何养老”问题的共鸣。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带来的议案提案中,有不少是关于养老话题的。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托起幸福“夕阳红”——从全国两会看养老金融新图景上海证券报记者何奎、黄坤养老,是家之大事、国之大事。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3月20日,健康养老学院党委与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党委正式签署《党建联建共建协议书》,标志着双方在党建引领下开启校社协同育人、共促社区治理的新篇章。学校党委书记吕晓黎、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刘云香等双方党委班子成员及党员代表出席活动。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王姗姗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印发,开启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元年;2024年,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今年初,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