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王小丽我叫王小丽,今年35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姑娘。1989年我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偏远山村,我们家有5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家里很穷,我没上过大学,只读完小学。20岁之前都是跟父母在家种地。我有个姑妈嫁到广西河池,在当地县城租了一间门面做批发水果的生意。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要说中国哪个省份的人个性鲜明,湖南算一个。如今,霸得蛮的湖南人,已经成功抢占了零食业的“半壁江山”。 大家喜爱的辣条、鸭脖、小鱼干、魔芋素毛肚等“国民级零食”都出自湖南。
“深化经贸投资往来,中方将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老挝投资,欢迎老方更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2022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会谈时强调去老挝之前,“十万湘商闯老挝”的故事早已如雷贯耳。到了老挝之后,这个传说似乎有了更精准的画像。
“别人都说你这么老了还搞么子,我说这有什么关系,搞就是了。”近日益阳一位74岁娭毑周立训退休后,面对镜头讲述她的看法引发关注。周娭毑退休之后开了一家眼镜店,3月10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她本人,她向记者谈论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黄牛养殖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好三关就ok了,第一,购买好黄牛品种;笫二,有较好的草料来源;第三,最好隔离放养, 每天上午10时左右等露水干后放牧,防止牛感染病毒。”日前,湖南零陵区珠山镇鸿鑫养殖家庭农场主左彩元心直口快地在给前来拜师学艺的3名养牛户讲解黄牛养殖秘方。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1日电 (史玉江)据新疆餐饮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新疆菜、湘菜、川菜是最受新疆消费者喜爱的三大地方菜系。多年来,湘菜品牌在新疆快速发展,至目前已有餐饮店万余家,仅乌鲁木齐就有4000多家。
作为中国米粉消费大省,湖南每日米粉消费量超400万斤,年产值达400亿元的产业版图背后,正涌动新一轮发展动能。在千亿级赛道中,湖南米粉凭借“三产融合”深度推进,以“汤码鲜”特色与全链标准化布局加速突围,从早餐“心头好”跃升为支柱产业。“小米粉大产业”已渐成行业共识。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活得太久,岁月恰如浮光掠影,往事不过一枕黄粱。”湖南作家索文的小说《浮粱店 湘水流沙》,以晚清时期的长沙为背景,书写了一名清末小警卢磊一在大时代的见闻与遭遇,小说市井充满烟火气。其中还专门有一章写到了那时候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