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医药护佑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简单的几味草药,煎煎煮煮就成了治病良方。好多患者在医生开具中药汤剂后,不知道如何煎药,担心自己煎得不当,影响疗效。煎好药之后,服用的时候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同时拿了很多天的药物,又如何贮藏呢?
门诊实录“朱医生,中药熬好之后杯子底下会有一层很厚的东西,这层东西要喝掉吗?”一位病人在门诊中问道。“中药最后的沉淀物不用喝。”我说。“我每次都硬着头皮喝掉的,这难道不是中药的精华吗?网上说是要喝掉的。”病人问。“这不是精华,精华都在汤里,不在沉淀物里。”我答道。
中药煎干往往是由于高温条件下过长时间的煎煮造成,会使药材的有效成分遭到不同程度的分解破坏,导致药效明显降低。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说:“药物虽精,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从发挥药效的角度考虑,煎干后的中药还是建议不要服用。如果药材焦糊,其有效成分也遭到破坏,疗效因而降低。
昨日12:37,倪女士来电:我家里有人吃中药,晚上熬好,第二天带单位加热喝。有人说中药要现熬现喝,我不知道对不对?85100000热线尹万:倪女士,萧山人,40岁左右。“是我家亲戚要喝中药调理身体,因为早上要上班来不及熬,一般都是晚上熬好放在冰箱的。”倪女士说。
煎煮中药时,倒出汤液后,剩下的便是药渣。对于药渣的处理,现在一般都是当垃圾倒掉。但在过去,倒药渣是有讲究的。从前,人们会把药渣倒在门口的路上,意思是让千人踩、万人踏,将病人的霉运带走,这样病人很快就能康复,同时也象征着药到病除。关于倒药渣的传说药渣为什么要倒在路上呢?有两种说法。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运用中医药治病养生已成为普遍现象。到医院问诊时,医生通常会开具3-7天甚至更长时间的药方,患者取药回家后,随着服药天数增加,不免会对药物保存时限产生疑问。特别是夏天,要么阴雨绵绵,要么烈日炎炎,中药汤剂的保存更是让大家犯了难。
我们都知道中药在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上会优于西药,而中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煎煮,多数人可能对于煎煮中药的方式不了解会认为很复杂,其实不然。下面为大家介绍老中医教你如何正确煎中药,供大家了解。煎煮中药的器皿选择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
中药治病,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是行而有效的。但中药煲的好不好,是绝对决定了中药治病效果的。中医门诊病人问的最多的,其实是煲中药和服中药的问题。我一直以为广东人煲中药是跟煮家常菜差不多,每家都应该会的,不需要我们医生过多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