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师级作战单位中,美军的师编制人员非常多,如美军第三机步师在战斗状态时可达到3.2万人,其中除了战斗人员以外,非一线的支援和后勤人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在此前的文中,我们曾提及过二战时代,1942年的德军步兵营,编制有861人中有121人,即14%左右的步兵都是操作大车的“马夫”,那么,在二战时代的德军步兵师中,又有多少步兵是负责战斗,多少人员是支援单位的呢?
装备: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德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双方的经济和军事往来非常密切,借助着德国的军事工业,国民政府按照德国军队标准,使用部分德国武器组建了一批德械师,那么蒋介石组建的德械师和真正的德国师有多大的区别呢?
国民革命军中央教导团,是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训练并改编组建的部队,又称德械师、德制师、德制中央军、德式中央军、德制新式中央军、中央军德式装备师、中央军德式步兵师、德训师。
即使中央军所属各师,也是毛瑟步枪、中正步枪、捷克步枪、汉阳造等混用,而机枪主流也是进口或仿造的捷克ZB26,至于大炮,原定每个师应该有一个炮兵团,实际连装备最好的第36、87、88师也只有一个炮兵营而已,火炮是博福斯山炮或克虏伯山炮为主。所以这战斗力明显美械师更强一些,毕竟美国财大气粗,给的物资是实在。
难怪蒋介石总想着德械装备在20世纪,德国武器是制造精良,外形优美,性能强大的代名词。在二战爆发前,美国、苏联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有多少销路,英国、法国武器则以设计外形丑陋,武器性能漏洞百出出名。至于日本武器,更是乏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