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步行15分钟,购物休闲全搞定。这就是当前一些城市正在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作为全国试点城市,武汉从去年开始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近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首批1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基本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底有多方便?
健身器材“老旧病残”,居民健身存在安全隐患,记者调查发现——“眼看天气转暖,想到社区做做运动,健身器材却都是‘老旧病残’,让人不放心。”近日,家住汉阳区平田社区的吴先生向本报反映,社区里的健身器材使用时不停发出“嘎吱”声,他和其他老人都不敢上去锻炼。
东原晴天见位于南湖区域中心位置,武昌区域南部。 南湖路与富安街交汇处(红旗生鲜市场旁),项目东临南湖、南临二环线、西靠巡司河、北至雄楚大道。项目周边教育资源丰富,新东方双语幼儿园、七彩贝幼儿园、南湖小学,南湖学校、区级重点高中长虹中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
本报记者李勇 通讯员王脉最专业的星级健身场馆,让你在工作之余快乐解压;最资深的帅哥美女教练,帮你在盛夏之际急速瘦身;最海量的羽毛球游泳场馆,让你告别酒精和夜宵,开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这一系列优质服务可同时享受,且只需499元?想想就心动了吧!
如今,市民都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炎炎夏日,躲在空调房里的市民少了,而在江城各健身场所、公园广场以及小区健身场所锻炼的市民则多了起来。7月20日下午,在市中心一家健身馆内,几十名男女正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旁边还有人在进行力量训练,大厅的另一侧,十几个女子正在专心练瑜伽。
来源:【江城日报-松花江网】“家门口有了健身器材,我下楼走几步路就可以健身,方便多了。”家住丰满区市政住宅小区的孙绍奇说。据了解,市政住宅小区是老旧小区,以老年人居多。小区道路不平,一到下雨天,路上积水就排不出去。到了冬天,路面结冰,有的老人为防止摔倒都不敢下楼遛弯锻炼。
坐落在武汉市江汉区职工之家大楼内的江城健身e家工会店,面积1500平方米,有健身接待区、力量器械区、健身操房、乒乓球室、台球室、瑜伽室、体适能检测区、健身咨询区等。家住附近的胡丽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锻炼。胡丽华今年56岁,自去年退休后她就开启快乐的健身生活。
本报记者李勇武汉的健身会所近几年呈井喷式发展,而健身爱好者们却犯了难。如何万里挑一选择一家综合性最强的健身会所?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子报《武汉商报》联合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于本月正式启动“大武汉健身联盟”计划。
从家步行15分钟,购物休闲全搞定。这就是当前一些城市正在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作为全国试点城市,武汉从去年开始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近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首批1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基本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底有多方便?
舞龙、舞狮增彩助兴 太极柔力球展现独特力与美 花式自行车表演尽显挑战 体育舞蹈热力四射 传统武术表演扬武术魅力 健身项目轮番上演 现场气氛热烈 “体育过大年 健康向春行” 这个蛇年还能这么过 2月1日 湖北省第二届“体育过大年”新洲分会场活动 在新洲区全民健身中心元气开场 徐兴湾
武汉晚报(微信ID:whwb82333333)讯(记者李勇) 截止今天,超过500名市民来到塔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的健身e家店,进行免费的体质检测。从本月初,武汉晚报与武汉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江城健身e家中心店等单位联手送出“健身大礼 包”,为1000名武汉市民进行免费体质检测。
——总局科教司科技处处长张霞、武汉体育局局长王沈顺在线访谈摘编本报记者 付媛杰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创建工作,如今已初见成效。其中武汉“江城健身e家”探索新模式,通过搭建群众体育科学健身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学健身成果转化,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