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襄阳的城市格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西周时期邓城的一枝独秀,到两汉时期的三城鼎立,到隋唐时期的双城并置,再到如今的“一心四城”。虽然襄阳的城市发展在演变,但文化传承的原动力却没有变。
近日,《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确定了湖北各城市的地位,也列出未来城镇化发展目标。合理引导城镇人口分布,到2035年,形成1个超大城市、2个I型大城市、6个II型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31个I型小城市、25个II型小城市的城镇规模体系。
不久前,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经济学家谈到最多的是新型城镇化。6年前,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年的城镇化率54.77%,中西部地区不到50%。
襄阳市,湖北省辖地级市,湖北省政府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辖3区3县3市3开发区,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86.7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2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46%。
这座古老又现代、传统又时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旧与新的时代交响中,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古老的城墙依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安逸悠闲的城市去养老。于是,各个城市也都在围绕着“宜居”建城,打造“花园城市”,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此旅游、居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句王维在汉江写下的诗句,随当地的美景被奉为千古绝唱。除此之外,全唐诗四万多首诗中,有不少诗中都提到了这个地方:华夏之中襄阳。襄阳位于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的西北部。《汉书·地理志》记载:“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
在《洛阳日报》连发3篇通讯。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上级要求和群众心愿相比,洛阳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小差距,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开放水平还不够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有待增加,在全国同类城市竞相发展中压力较大。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智能家电、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重型装备、物联网、新材料、游戏娱乐、绿色能源、文化影视、生物医药等面向未来的产业将持续崛起,传统产业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萎缩。从城市的产业结构,可以窥见城市未来。
本报评论员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繁华程度。但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工程却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可以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