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和传承如皋方言实则是在保护如皋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传承乡音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近日,如城街道城南社区联合如皋市爱行动公益发展中心开展“方言诵经典 乡音传书香”老少共读活动。
如皋古城坐落在长江出海口北岸。大江东去,从浩莽的洪荒时代滚滚而来,千万年来两岸人民口头上积淀下层层叠叠的古韵古语!十里长街上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老家在北乡吧?”“跌的。你也不大像城里人。”“跌的”这“跌的”即是“是的、同意”的意思。
【“如皋发布”给大家提前拜年啦!】“小汽车突突突,我上舅舅过一宿;舅母煎的蛋,舅舅和我抢啊吃;舅舅骂我拉嘘宝,我骂舅舅好吃宝……”嗲嗲的童声方言,如画的如皋风景,生动的地方年俗,动情的幸福心声。好玩有情调,浪漫又热潮!唱一曲《如皋之歌》,回来过年吧!
如皋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是为社会公众提供7×24小时非紧急类政府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的综合性平台,通过电话、微信、网站等方式受理公众提出的咨询、建议、投诉、举报等诉求,并及时交办、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理、答复。
有朋友想知道为什么南通市境内有那么多方言种类,而且几大类之间沟通比较困难。本文就我所知的浅薄知识,从行政区划角度简单讲一下南通各大方言的形成原因。一、海安口音(仅指海安西路话)南通历史的开篇是海安青墩遗址,在海安市的西北部。
老酵馒头,家乡人习惯叫“老窖馒头”,它是通过代传的“酵饼”原始发酵而制作的,独特的发酵工艺,使老窖馒头具有白、酥、软、绵、香等特点,它既暄软蓬松,又柔韧筋道,既软糯细腻,又香醇馥郁,独特的韵味,总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留连忘返。
霜降过后,在江苏南通,如果要评选“老百姓最喜爱的蔬菜”,那么排在第一的一定是“如皋黑塌菜”。清炒黑塌菜、黑塌菜粉丝汤,太拿魂了!“其他东西可以不带,黑塌菜多带些就行了。”老家有个亲戚在北京工作多年,每到秋冬季节,有人去北京看他,他都要拜托带些黑塌菜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