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的郭丽娟医生告诉《看呼吸》记者:“目前大概有七八成的慢阻肺病患者来咨询移植时已处于疾病极晚期,肺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大大增加肺移植手术难度,合并肺移植手术禁忌,甚至一些患者病情危重导致在等待肺源过程中去世”。
大皖新闻讯“终于能好好地呼吸啦,不用整天吸氧了。”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第100例肺移植患者唐阿姨顺利出院。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作为安徽省首个具备资质并唯一持续开展肺移植手术的医院,唐阿姨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安徽肺移植数量正式破百。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5日讯(记者 刘梦婷 通讯员 吴璨)7月14日上午,一场有条不紊的器官航空运输任务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顺利完成。这也是深圳首次通过直升机运送肺脏,从广州到深圳,整个过程仅耗时半小时。“供肺手术获取完成。”“9:37,在中山附一院起飞。”“还有半小时抵达。
两年前,老李成功完成了双肺移植手术,两周前,老李再次走上手术台成功完成了第二次肺移植手术。医生说他的二次肺移植“极其复杂”。但很多人不明白,肺移植还能做第二次?为什么要二次移植?换肺究竟能延长多少寿命?为此,我们采访了中日医院肺移植科主治医师赵丽。
见到王先生时,他正站在窗边呼吸新鲜空气,这是他肺移植手术后的第三天。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广聚善爱”器官移植专项慈善基金受助的患者,王先生成功实施了右侧肺移植手术。“真没想到恢复这么快,这么好!”他的妻子哽咽说道:“谢谢瑞金医院,谢谢李主任和医生护士们!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吴璨)9∶37从中山附一院起飞,10∶10抵达深圳市人民医院。7月14日上午,一场有条不紊的器官航空运输任务在中山附一院和深圳市人民医院之间顺利完成。
44岁的王先生从事花岗岩相关工作20余年,常年直接接触粉尘,且保护意识薄弱,未佩戴口罩。从2021年开始,他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2023年春节后,他已无法从事一般体力活动,胸闷胸痛严重,辗转多家医院症状仍反复发作,直至无法脱氧生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肺移植团队再次取得创新性突破,成功完成河南首例免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的肺移植手术,这也使该院成为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之后,国内第二家掌握此技术的医疗机构。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月24日一早,在广西柳州白莲机场候机厅里,地勤人员早已开辟好绿色快速通道,等待着他的到来。11时30分,顺着行李箱转轮的急速滚动声望去,托着蓝色小箱子的无锡市人民医院医生戴振航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路飞奔着。
成功获评 全市唯一 多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进展到终末期的慢性呼吸病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死因。移植手术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医学奇迹之一,也是人类相互救助的巅峰。肺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肺病唯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