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发现》月刊的报道,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事实上人类一直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洪水、干旱、山火、病毒等曾经让人类陷入危难之中,而且因为各种各样的灾难,人类还曾经多次人口数量锐减,甚至一度到濒危的情况。
《自然地球科学》期刊日前发表了一篇以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科学家为主导的令人费解的文章,描绘了一幅令人忧心的前景:再过两亿五千万年,地球就会被毁灭。据该报告称,两亿五千万年之后,地球上所有的大洲将会合并成一块名为“终极大洲”的巨型“超级大陆”。
最近咱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濒危程度降级的消息着实火了一把,这是由于大熊猫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1800多只,由濒危等级降为易危等级;当然这只是国宝大熊猫在濒危程度方面的降级,在受保护方面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是咱们的国宝。
无论是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人类,都会经历新生、死亡乃至消弭的全过程。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近日科学家们有幸记录到了人类在濒临死亡前的大脑活动,揭开了一直以来关于“人类大脑死亡前究竟经历了什么”的谜题,并且也已经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专家、牛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士、国际工程技术协会主席、大西洋珊瑚红色名录的主要评估员之一詹姆斯·克雷布教授向中国绿发会儒艮课题组分享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近的更新情况,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正在毁灭包括儒艮、鲍鱼和珊瑚在内的全球海洋生物。
很多专家认为,人类需要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保护地球,才能渡过危机。按照绍伊古的说法,你抓到一只兔子就能吃饱,但当有十只的时候就会需要一个冰箱,否则肉就会坏了,我们又为了让冰箱运行,必须要发电,而发电需要能源,于是,人类开始大规模的无节制的开发资源。
然而现在,自然界动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亡,我们正在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为了引发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对话》邀请了三位相关实践者,他们分别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所长李俊生,《兽殇》作者、动物保护科普专家郭耕,纪录片《共同的家园》总导演马放,为我们讲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麋鹿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