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季节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受湿邪害,养生重在祛湿。钱报健康小站、杭州上城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戴玲仙建议,可多吃赤小豆、黑豆、山药等祛湿食物。湿邪容易损伤脾之阳气,在谷雨节气要顾护好脾,薏苡仁、茯苓等食物可健脾除湿、利尿消肿。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湿邪为病,多由于气候潮湿或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首先,湿邪产生的原因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关,前期多有嗜食肥甘厚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造成脾胃负担,使其运化失常。
立夏将至,雷雨增多。来自上海市气象局的预报称,申城今日空气相对湿度75%,最高值一度达到100%,湿哒哒的雨天令人不爽。事实上,过度潮湿的气候对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湿度过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苡婷 刘庆钧俗话说:百病都从湿气起。暑热天气下,不少人总感觉自己有气无力、午觉睡不醒、容易打瞌睡、胃口不好……其实这是中医讲的脾虚湿困,相当于西医的“疲劳综合征”。农历六月是长夏。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耸肩消气放松肩颈、展臂挥翅疏通经络、扩胸展肩宽胸顺气……7月26日,一段“消气操”视频在社交平台热转。视频中,三位医生展臂、耸肩、拉伸,配上热情的笑脸,场面趣味十足。网友调侃:“有效消气!看到第三秒就气消了,医生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