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论集:英汉对照 论人世的痛苦 人生若不以遭受苦难为当下的直接目标,我们的存在则定然全无目的。无量的苦痛在这世上无处不在,它源于与生活本身密不可分的基本需求与必需之物,若视其为不服务于任何目的,仅为偶然之结果,则实为荒谬可笑。
这篇肖清和写于2009年《“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的博士论文,对宗教社会学不感兴趣的人很难读得下去,但作者本人的小传跨越了学术鸿沟,让人们得以一窥这位青年学者的励志成长之路。
生即是苦难,质量守恒定律就是永恒无止境循环的痛苦折磨,生物只要存在就会被负面的感官和情绪所折磨,本身生物就不应该存在;永恒的消亡(从字面上理解,不涉及宗教信仰天堂地狱什么)真正的消亡就是彻底的消失不存在,包含了所有组成的粒子元素精神意识,彻底消失在任何世界,那么这种消亡导致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