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降价。
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降价。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约15.6/10万人,新发病例超11万人,死亡人数超5万人。其中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前列腺癌发病率更高。推行前列腺癌筛查策略的国家,如日本,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迅速提升,平均每年提升约11.
一、PSA的来源: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是唯一公认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指标。PSA是一种类激肽释放酶,是由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管道的上皮细胞中。正常情况下,PSA泌入精液,在精囊包的分裂和精液的液化上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前列腺癌则是一类可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在2024年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及治疗进展沟通会上,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周利群教授指出,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显示前列腺增生一定会癌变,但增生和癌可以“共生”,有的患者既有前列腺增生,也有前列腺癌。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经常看到患者拿着PSA化验单前来咨询:PSA高了会不会是前列腺癌?许多前列腺癌患者也非常关注PSA结果,有时候PSA结果的变化仿佛是决定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晴雨表,常常牵动着患者及其亲属的心。
每年都要做PSA的筛查是不是很浪费钱?这是一个网友问我的,因为医生们一般都建议大于50岁的男性或者有家族遗传病史的男性,在40-45岁以上的需要做一次的PSA筛查。很多人都有疑问,听起来又麻烦又浪费时间和金钱。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广泛适用在癌症诊断、治疗、监测中,例如,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能预示着肝癌风险,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升高可能预示着肺癌风险,癌胚抗原(CEA)在多种恶性肿瘤早期也可能出现异常。
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降价。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徐鹏航)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
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