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号,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彩旗飘飘,是祁阳市观音滩镇夏乐甸唐氏宗祠上大梁的好日子。下午3点多,工作人员各就各位,紧张有序推进各项准备工作,4点38分,唐姓长辈主持宣布上梁开始,共有九道程序,有宣读祭文、行礼、祭拜、升梁、唐姓能人讲话、现场捐款等内容,仪式正规而庄严,在场的有95岁的老长辈,也有活波可爱的小朋友,在鞭炮齐鸣的进展中,吊机将大梁缓缓升起,在宗亲的掌声欢呼声中,大梁稳稳当当安放在正厅的正上方,在场所有人见证了上梁过程。
●连允东谚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其意上梁没有上正,下梁必然歪斜。点出了房屋的栋梁(主梁)事关全屋的整体,至关重要。因此,宁化客家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建房中的“上梁”之俗。宁化客家人认为:“建房是人生中一件大事,一般人家能建上一幢住房就算创立了一大家业。
瑞金是重要客家聚居地,客家族群中既有先客,又有后客,既有向外播迁者,又有自外回迁者,故语言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特征分外多姿多彩,建筑特征也因此打上了客家先民历次南迁和闽粤客家人回迁的烙印。瑞金客家人极为重视宗族礼仪,客家祠堂数量多达上千座,密布在全市各乡镇。
“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在农村有个风俗,特别是华北平原一带的农村地区,以前盖房子一般用的都是土坯,有石头的地方用的是石头,这些房子盖得都是两层的,一般在第二层都要盖成三角的斜坡状的瓦房字,在瓦房的中间有一根大梁,就是这一根大梁在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祠堂,是我国传统乡村一个家族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至今能保存完好且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祠堂已属凤毛麟角。在西充县双江乡,至今留存着一座百年宗祠———蒲氏家祠。4月19日,记者探访了这座保存完好的祠堂。驱车从西充县城出发,行驶20余公里后便来到双江乡米丹村。“欢迎,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