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乐探春节、AI童心绘家乡、AI创意作品征集……这个寒假,北京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们拿到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由AI作为“帮手”;而这些作业背后的设计者、老师们,绝大部分也是首次尝试布置一份AI创意作业。
寒假结束,神兽归队。开学一周,面对厚厚的寒假作业以及新学期作业,有老师忍不住吐槽:“这作业咋有一股浓浓的AI味?”在眼下这个人工智能飞速进步的时代,AI已经逐渐融入教育领域,冲击着老师、家长和学生心中最传统的教育观念。充满AI味的作业帮助了学生,还是解放了家长?
据媒体报道,近日,广东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发布的《致家长的一封信》中告知,在校内安装“智能人脸识别系统”,需缴纳每生每年100元的“服务资费”,事件引发网友关注。此次事件引发关注,第一个敏感问题自然是收费。有家长质疑,校园人脸识别每名学生每年缴费100元合理吗?
●海口部分中小学已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引发教育模式变革,改变了“教与学” ●AI改卷,虚拟实验让课堂“活”起来 ●“AI+教育”咋避免变“AI+应试教育”? ●技术研发与教学需求脱节,如何接轨? ●学生作业“AI浓度”过高,如何监督?新学期开学!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运用于多个方面,对于校园安全管理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人工智能可以改变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方式,校园安全将走向“精准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精准服务”,构建智慧校园安全防护系统。